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下午儿子的夏令营安排了一场活动,去消防大队参观研学,内容有:
消防车辆器材讲解;
登高车观摩及体验;
原地着装及体验;
爬绳观摩及体验、
挂钩梯观摩及体验、
救援绳结学习、
内务参观和体验。
家长可陪同也可不去,我看有不少家长报了名,自己也想去看看于是报了名。
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半,外面依旧如同烧烤炉一样,还没站一会就汗如雨下。消防队的一位讲解员详细地和小朋友们介绍消防车内的各种器材以及使用场景。
我今天才发现原来消防车是好几种的,以前以为都是一样的。
夏令营的都是小男孩,天生对车子感兴趣,尤其消防车这些工程用车。平时他们要接触要么是玩具,要么是书本,要么是电视。今天在现场他们一会哇一声,一会哇一声,真是哇声阵阵,处处表达着惊奇。除了哇声之外,他们在听讲解的同时还不时发问,小朋友的问题常千奇百怪,比如我听到有位小朋友问正在讲解的“水上救护绳”(名字我给忘了,大概这意思),他说,这绳子浮在水面上,那人在水里抓住就可以上来吗?
讲解的消防员说,他只要抓住绳子,我们就可以把他拉上来。
他又问,那这个绳子自己是会浮起来的,拉住不就飘上来了?
消防员明白了他的意思,回答道,这不是救生圈,它是浮在水面,但是人抓住它它是浮不起来的。
小朋友听完一声“奥哦”长音,代表原来如此。在边上的家长听完不免笑起来。
似乎小朋友的热情感染了那位消防员,我看他连续和他们介绍了大队里的四辆车,他的汗水一直在脸上挂着,但我都没见他去喝水,或许他平时的工作使然,每天都有训练才是真正的原因。
他讲的很详细,我觉得即便是在房屋的背面的阴影里依旧热闷难耐,并没听进多少,只在那看着他专注的和小朋友们介绍。
四辆车每辆用途都不同,有火灾有水灾不同场景使用,车里配备的工具器材都不同。有辆车中有个像大型起子一样的东西,小朋友们问是做什么的?他说这是撬门的。小朋友们说,这一撬门不就坏了?他说是的,所以假如哪天你们忘带了钥匙,最好优先去找开锁的,除非特别紧急。他似乎带着一点玩笑说,找开锁的开完门没事,锁可能坏了;找消防员过去门就得卸了。
四辆车中有一辆专用高层救援使用的车,价值2400万,讲解完这辆车还让小朋友们都体验了下站在登高车体验了下升空之感。有的小朋友比较胆小,还没升完就说腿都在发抖,有的小朋友一直喊着再高一些再高一些,兴奋的站在上面挥舞着手掌。
据说这辆车最高可升至70米,约20层楼高。消防员说基本上可以覆盖整个城西。有家长便好奇问道,要是更高层以上需要救援怎么办?消防队员说,还有更高的能到100多米,杭州只有一辆那样的车,不在我们大队。
听完后,周围的家长悄悄半玩笑半认真地说,还是不能住高层,不然太危险了。
有一项挂钩梯观摩,现场看起来真的很震撼,消防员快速通过梯子迅速爬上高楼。因一旦出现火灾,电梯肯定不能使用,有些建筑楼梯也没法进入,只能通过挂钩梯。大队里面有一处便是训练所用,今天看他们攀爬速度之快就像是看电影一样,实际上恰是他们日常常规的训练。
消防员的服装也有好几种,今天讲解的消防员现场穿了一次火灾救援使用的服装,看起来既笨重又厚实,还得背个氧气瓶,脸上也得带上面罩。有小朋友问这一套衣服加氧气瓶有多重?他说70斤左右。他说夏天去现场也得这么穿,得背着这么重还能快速行走,蹦蹦跳跳才行。
近距离接触消防员,发现他们其实日常生活和在军队差不多,平时住在楼上的宿舍,宿舍里被子叠的整整齐齐。他们不少人原先也是当兵做过武警的。他们每天都要训练,开会,学习。不少家长边参观边感叹,消防员其实真的挺辛苦的,而且非常危险。听的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试穿衣服时有位小朋友问,你怎么穿这么慢,不是说一分钟就得穿好吗?他家长告诉他,现在不是边穿边和你们讲解吗?他不依不饶,继续问,那是必须一分钟穿好?
另一位消防队员说,一分钟是必须从宿舍下来上车发车,这衣服(指消防服)我们一般在车上穿,因为一般去现场不是还有会时间吗?
小朋友听完似乎恍然大悟,又仿佛不可思议,惊讶地问,一分钟就得从宿舍到车上出发?
消防员点头示意没错。
他睁大眼说了一声“天呐”。
我们参观他们的荣誉室时发现里面有个马蜂窝,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看起来得有百来斤重量的石头,我们还以为是假的,听他们一说才知道是真的。是几年前在一个小区的树上,因影响居民安全,被消防员处置到了这。
希望各位小朋友参观研学完不仅仅觉得好玩。
作为家长看完后,对消防官兵的钦佩又多了很多,尤其看他们穿上服装,训练时,脑海里逆行者的形象不时的冒出来。他们才是真的英雄,而且常常是无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