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章: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解析: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神色。他当令尹时的政事,一定交代给下届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对国家尽忠了。”子张问:“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很清高。”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有仁德呢?”
在看这一篇时,我很迅速的想起了前面才读过的《论语.公冶长篇》第八章,文中: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现在读来与今天这一章是如此的相似,同时也加深了我的一个认识,孔子对于“仁”这个范畴的要求是非常的高的,我甚至在想,他老人家是不是一个完美主义的典型代表。
我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的追求者,可是这世间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究竟有没有呢?我觉得大概少之又少吧!所以,我们可以去追求,但不能强求。
不管是在前面的第八章还是这一章中孔子对于人的品评我都是很欣赏的,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别人的优点,但不去妄下断语,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能够锻炼我们取人视角的方法,值得好好学习。
既然前面有类似的文章,虽然引证的人物不同,但是表现出来的道理也大致相同,我也就不在重复谈论了。
《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一章: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解析: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相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通常用来劝诫人们做事要多加思考,谨慎而行,以求稳妥。
可是,大概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句被断章取义后的话。而这一章正是此话的出处。
据记载,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廉吏,执政三十三年,辅佐过三代国君。季文子一生除了以清廉著称之外,他的谨小慎微也是出了名的。
《左传》里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鲁文公六年(前621年),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却让属下准备好遇到丧事该如何行事的礼仪再上路。他的下属不明白,季文子说:“预防意外是古代的好教训。万一需要而没有准备,就会处于困难的境地。多准备一些有什么坏处呢?”
从来人们出门都是希望平安而归,可是这位先生在出门之前连最坏的打算都做了预备,不得不让人对他的思虑周全自叹不如啊!恐怕这就是本章形容他“三思而后行”的一个很好的佐证了。
遇事多加思考固然是好的,但过份的担忧是否会变得“过犹不及”呢?
现实中很多事,在念头刚兴起,灵光乍现的那一霎那,因为思维被打开的瞬间给人带来的冲击,最能让人心情澎湃,激动不已,遇上冲动型的人在这个时候往往说干就干,立刻就采取行动了。但是,因为没有充分的考虑过各种影响因素,在行动的时候,很容易就遇到了阻碍。
现在很多年轻人频繁创业频繁失败,一开始接触一个项目的时候,或者因为看见别人做得风生水起赚了钱,或者听到别人分析出来的市场前景一片锦绣,脑子一热就投入干上了。
等资金投进去,项目启动了,才发现培训人才,经营管理,营销推广。。。。。。样样都有大学问,自己应对起来简直分身乏术,往往到了后来都会心生悔意,当初为什么那么冲动,如果多思考一下,多准备一下,或许会是另一番光景。
但是另外有一些人,在接触任何新生事物的时候,都会各种怀疑,不会轻易行动,左顾右盼的看别人的结果,一定要等到看见别人有成绩了才会行动,往往这个时候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应该大家也不会陌生,意思是说:打仗的时候敲第一遍战鼓时,将士们都精神振作、求战心切;敲第二遍战鼓时,将士们的斗志开始衰减;等到敲第三遍时,将士们就无心战事了。
这个道理运用在生活中,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变通。
不管有什么新的念头兴起,刚开始都是蠢蠢欲动的,往往行动力是很强的,如果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做战术支撑,可以一鼓作气,抢得先机。
但是,如果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千万不能轻举妄动,需要稍作思考分析,考虑一下可行性,只要有一定的把握趁着热乎劲还没退,就可以行动了。这个时候虽然不如一开始的劲头十足,但是心中是稳妥的。
但如果等到你把事情的所有问题都摸清了,再来行动,这个时候稳妥可能是稳妥,但是冲劲往往也就消失殆尽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如果没有做丝毫的准备就行动,事情一定不会进展得顺利。可是考虑事情太过拖沓,反复思量而不能决断,又往往会在时机稍纵即逝的时候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也许孔子真的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看懂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才会说出:“再斯可矣。”
处事不要太激进,也不要太消极,稍加思考分析认为可行就可以行动了,谁的人生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中成长起来的呢?毕竟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做到随机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