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个星期前,开始在每天做营销案例分析的同时,把这份分析分享给同行业的朋友,也由此组建了一个已经有一百七十六位用户的营销类微信群,而且有接近一半的群友是付费用户。
这个群的人数目前依旧在增长中,如果不是觉得每天拉人太花费我时间了,这个群的人数增长应该还会再快一些。
但我认为,目前的人数,运营好就可以产生非常高的价值了,而追求更多的人数,并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在拉新这块,近一个星期,没有做任何动作。
写这篇文章,最主要的一点,是为了让自己梳理一下目前组建的“营销创意案例分析分享群”,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发生了哪些节点,以及,后面想要怎么走。
-1-
为什么要做这个群
我一直很相信,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
我大学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和“互联网、运营、营销”,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你如果说“心理学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帮你解读用户的心里啊~”,那确实还是有点关系。
但总的来讲,大学毕业以前,我是一点都不懂“互联网、运营、营销”。
而现在,我有能力给某些互联网上市集团做事件营销策划的方案,能给某些互联网公司出年度、半年度运营方案,并且得到认可,算不上优秀,但至少,算一个比较专业的水平。
从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到专业,是可以靠努力和科学的方法做到的,和天赋没有太多的关系。
而这个“努力和科学的方法”,在我看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分析和理解这行里的所有案例,所有你能找到的案例。
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天会写文章,用内容去测试各种渠道,每天会分析营销案例,每天会分析“新榜”的深度文章的原因。
我就是从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凭着不断的分析,不断的通过和环境互动得到的反馈去升级我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最后达到现在还算专业水准的例子。
而在这个升级的过程里,我也深切的体会到,一个行业的新人,或者说,小白 ,在一个人摸索的世界里,学习是比较艰难的。
因为他很难得到反馈,也很难发现,自己做的一些事,到底有没有效果,甚至,因为不清楚应该做什么,而只能瞎着急。
此外,对于已经有一定经验的人而言,其实也未必算得上对“互联网、运营、营销”的理解有多正确。
因为这个行业实在是太大了,命题也太大了,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阶段不同团队不同资源,当前做起来最有效同时对长期发展有帮助的策略和方式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用标准化体系来判断的事情。
在我看来,我们能依靠的,其实只能是在自己对整个行业、产品、推广资源、目标的理解上,加上现有的方式和方法里可以用上的,进行决策和试错。
这种判断力和在这些背后的知识积累,才是能否干好这一行,并且能干多远多高的关键因素。
所以,对于有经验的运营、营销人员,站在不同的行业和角度,对同一件事情进行分析和交流,这种思维的碰撞,对于那份“判断力”的积累,是很有益处的。
给小白一个浸泡的氛围,和有经验的人一起探讨和享受思维的碰撞,是我做这个群的初心。
而我本身,也希望通过“坚持”这个点,一方面是自行积累案例,补充碎片化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大家看到这份坚持,甚至进一步,一起来坚持。
你看别人做一件事,和你做一件事所收获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2-
初期的组建
其实我要做的并不只是一个微信群,微信群只不过是载体,我要做的,是“营销类成长型社群”,“营销类”意味着内容专注营销这块,“成长”意味着这里的内容,对搞营销工作的朋友,是有帮助的,最好能有一套他们可以照着去做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是经过检验行之有效的。
基于此,在这个群刚组建的时候,我引流的群二维码以及帖子,讲的是“每天我都会分析一个精品案例”。
这个时候,主打的是“坚持”这个点,因为我知道,虽然坚持是最基本的事情,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我以前也做不到,而持续写作写了五十七篇文章之后,我觉得“坚持”这个点,我是有一些心得和经验的。
在“坚持”这个点吸引来了初期的用户之后,如果不能和大家互动起来,那这个群只不过相当于把公众号的内容搬到微信群里发布罢了,所以,我设定了最基础的互动规则,“每次分享,一定会@一个群里的人做点评”,为了降低点评的门槛,我甚至都不要求你点评得多专业,“说一个好或者不好的点就行”。
因为群里有很多小白,对于小白,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愿意迈出思考的第一步,让他们去分析,哪怕分析得烂,但是因为分析了,在群里就有可能收到反馈,就会有提高的空间。
而对于群里有经验的朋友,是会很认真的分析的,因为“一个人在当众发言时,是不愿意自己讲的差的”,这些分析代表着他已有的水平和形象。
基于这样的互动规则,配上适合这个阶段的分析门槛,才能使得这套规则走通。
而且,为了筛选群成员,在满一百人之后,开始设置“付费”的门槛。
-3-
门槛的设定
人只会重视他们付出代价的事情。一个免费进的群,内容再好,大家又能有多重视呢?
所以一百人之后,我开始收费,一方面,群里分享优质内容的人,我会用这笔费用给TA发红包,鼓励优质输出,另一方面,筛选掉那些根本就不懂得“优质内容很值钱”的人,这种人我是不需要他们进群的。
做社群,一定要有一些基础的,可以互相认同的价值观,比如“好的知识应该付费”,哪怕这费用不多。
其次,我采用了“阶梯价格”的策略,每进十个人,就涨一次入群费用,一方面,让群友们看得到,这个群是在不断变得更值钱的,另一方面,鼓励大家先进群,晚了就会越来越贵。
-4-
请出那些对群没有贡献的人
因为是一个优质内容分享群的定位,所以如果有人对于内容的产出完全没有贡献,那就不适合呆在这个群里。大家都花了时间和精力来分享自己的看法,你呆在群里却只是安静的看着,一方面对自己的成长没帮助,另一方面对大家也没有帮助。
所以在初期的每次@我都会私聊提醒,确保每个被@的人收得到信息,并在群里回复。在整个的群规范和风气已经建立,95%以上的已入群人员已经熟悉规则之后,我就不再私聊提醒,而是强调只会在群里做提醒,如果没遵守互动的分享规则,我就会把你请出去。
群那么多,你不花时间不花精力,待着也是浪费你的时间,而我不想浪费任何人的时间。
-5-
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个群是业余做的,目前设定的基本规则,其实还是有很大提升和改进空间的,但因为是业余做的,没有专门的团队来做这个事,所以每天可以投入的精力不可能太多,提供的服务也不可能更高级,但我基本尽到我目前能尽的力了。
有朋友想要全套的之前做过的营销案例分析合集,这个事我觉得有价值,但是只能慢慢来,一方面是我的时间不够,另一方面,我深深的了解,我们下过的所有看起来有用的资料,常常都是下过之后,放在了某个盘里,没有后续。
与其给你整理好的资料,倒不如你进来之后,每天跟着练习,每天一起做分析。
此外,初期的聊天式照顾各位群友的体验式访谈,也慢慢演变成了更流程化的用户调查方式,这也主要是时间上的考虑,仔细聊十个入群人员的信息,我就要花至少一个小时,每天分析的时间,最少都会花半个小时,再算上零碎的管理群时间,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而在初期的访谈做足了工作,大致了解不同阶段的营销、运营人员的比例之后,以及不同的诉求之后,心里也大概有一些谱,后面需要收集的信息也就可以更流程化一些。
群成员的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十六人,鉴于“一个群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跃人数的发言质量”,往后一方面是会考虑进一步提升入群门槛,另一方面,会限制群人数,专心搞好内容质量,而不是再去扩大人数。
这和创业是一样的,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想做,而是基于现有的资源和阶段,你只能把这一部分做好。
总结
想做这个群,最初只是觉得这个群的内容可能会对大家有价值,所以做出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不同的阶段,设置了不同的运营规则,并以不同的方式去操作这些规则。
具体的细节我觉得有借鉴意义,但还是得按自己的社群打造思路去修改,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去提高群质量。
而最重要最关键的以及现在能做的,其实还是内容的质量。
因为时间就那么点儿,让我一个人去运营整个群是不现实的。
在群里的各位,相信你们也不会觉得进了群就捡到宝了,因为,只有你们自己去操作,去练习一段时间,才会发现,这种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再优秀的内容,都比不上自己屎一样的分析,因为优秀的内容和你有什么关系?但是屎却是你自己的。
哪怕它目前只是屎,但按照科学的方式坚持练习,它会给你惊喜的。
文章写于13:15
完成于14:32
今日未完成“一小时写作计划”
和你一起
思考一些和我们都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