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沙散,一路飘泊。青衣一蓑烟雨酾酒临江的寂寥长路,惟你一蓑烟雨任平生。朱篦碎,三千银丝,柏雪梵音彻,伴君一路长吟。
斜马走过,一世异乡,便是清心不灭,且纵山歌漫天涯。
劣墨未干,惟心已摆桃花酿席。席坐众僧,都说红尘修行,坦坦荡荡,无法无证为真。但心有神往,才可无畏险阻。君不信佛陀,亦不求闻达显贵。但从不愿堕落红尘,在光怪陆离的都市浮躁中乱了本心。禅宗说“生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之苦漫灌人生,便更凸显了心境的重要。躁,在心的千丝万缕,亦在欲的交叠莫愁。
不能达无上境界,便退了高堂,只求人生拐弯处中亦不堕欲望牢笼。异乡筑何?自筑了桃花源于心。此番,纵使无酒来饮,无歌来吟,有了那一片清山澈云,自在逍遥便了却真意。是的,孤影摆酒,走过心筑桃花源的异乡,便自在了真意。
记得以前有人这么比喻过,“心田是不消停的柳树,真情是柳树的养分,轻轻地,慢慢地,树就大了。”
红尘修情,便让心中那古井纵横的异乡多了几分生机,添了几丝新绿。一生的路是那么长,君瞧见,朋友伴读明心,亲人言笑暖情,才纵了那不顺的际遇、密布的荆棘成长了自身。
心田异乡留宿几许情意,它就容易抽成了动人的新柳,便育成了古老凯尔特传说中的荆棘鸟啦。金色的废墟下,那荆棘鸟以荆棘为生,直至呕出了心脏才会死去。它无悔,吾等众生亦无悔,因为沉寂在异乡的天堂。以情生,以身陨,以情了。
异乡悔何?自埋了三千真情于心。纵洪水滔天,白雪三尺,有了那汪伦赠我情,庙堂进退便淋漓了真意。是的,走过剑舞落花的异乡,流水的真情,便游走了生死。
再想那青莲,只太公善念一过,便化成哪吒重生的莲臂。君不见,异乡白莲摇曳,变生了坚守本心真意的莲子。这莲子,虽无哪吒脚踏风火轮,挥就红缨枪的豪情万丈,却是我求索的血肉中不灭的精神本源,三千流水的真意是道,亦情。真意为何?
想必便是剑舞落花,流水千行的正觉意蕴吧。
觉悟,其实便是心中那永恒的净土,它对众生皆不同。于君,可是异乡的大寂寥? 这倒令傻兔子我想起与佛结缘的那位书法家,怀素和尚,字藏真。心中真意便是造化圣心的无束缚。“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嗜酒如诗,却爱书如命。“一手蘸墨狂书,似行云万状,运笔如骤风急雨,便法度具备。”此书,是书法,是正觉。
天下烟水岚雾,心田真意的异乡。一字,一笔,一正觉。走过觉意纵横的异乡,蘸墨落笔的释然,便堪得了人世万心。
而念今诸痴人,名利之中的或悲悲戚戚,或高冷女神男神。冷漠,高傲,追逐的背后真的是不洒脱,不放手吗?答案其实是,不是。并非大执着,而恰恰是不够执着,不够晓畅。红尘诸因,求本溯源是道,是情。不是沙洲佛号,空泛阔论,而是宁静的大寂寥,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实质,如何寂寥中过得美好,如何真正地过个寂寥的日子,君,如何?
以前,有人悄悄问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去世前的所谓老人的智慧,答案,是尽情。不管是繁华精细还是朴实无华,顺道,便是真。心有异乡,三千流水,一路无悔,便是意。
真意,便是尽情,无悔。
故愿君见,
一心动,万水千山皆有情。
一心平,沧海桑田已无迹。
念起念落,一生灯火终阑珊。荆棘万千处,这世间万物,也惟不灭的异乡可随畅行天地且放歌。
走过异乡,舞落千花流水的桃花真意。纵凡尘三千沙砾,万丈深渊,一路有你,生何为邪?心何餍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