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自媒体大咖羔太太分享了她选择投身家庭教育的原因:
认识的一位家庭教育领域的老师,她给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在进入家庭教育领域之前,她是一位学校老师,培养了很多清华生、北大生,然而,她自己的孩子却是一个学渣。
后来她就深思,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她开始意识到,其实,她真正花在家里的时间很少,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
所以,她选择了辞职回家,充实自己的家庭教育。
还好,后来她的孩子就完完全全地改变了,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各个方面都变得很棒。
于是这位老师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学习家庭教育,最终选择投身家庭教育。
看完羔太太的分享,我想起多年前从一位教育界前辈那里的经历,颇为相似之处。
前辈自己身为知名教育专家,帮助不少孩子解决了学习问题,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孩子心理有问题,也只能请他人咨询。
前辈后来反思,原因也出在家庭教育上,特别是心理教育的缺失。孩子成为了外在成功,内心却不幸福的“成功”学霸。
管中规豹,重视家庭教育,刻不容缓。
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愿所有的幸与不幸,都因你我今天的觉醒,而治愈。
PS:
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有人主张亲力亲为,有人选择易子而教,纵观古今中外,对此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共识:爱的体验是关键。
体验的关键,是沟通的顺畅,沟通的关键,是心的打开。
比如,“易子而教”语出〔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亲子之间,沟通渠道一堵塞,爱就很难自然流淌,再好的教育内容,也就无法传达入对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