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史说“倭”

        笔者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普通老百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言论自由”范畴内,针对《新华字典》中“倭”的解读,让人孤陋寡闻,不尽其详,依据浩瀚的史籍,采撷史料之证,以补字典条科内容匮乏,以丰浅说。

        翻阅《元史~外夷传~日本》中述:“日本国在东海之东,故称倭奴国,或云恶其旧名,故改名日本,以其国近日所出也”。

      《明史~列传~日本》述:“日本,古倭奴国,唐咸亨初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还述:“宋以前皆通中国,朝贡不绝”。

        那么《旧唐书~本纪~高宗》是怎么记述的呢?曰:“永徽五年十二月癸丑,倭国献琥珀、码瑙,琥珀大如斗,码瑙大如五斗器”。……

        唐高宗摄政时期,倭奴国在中间挑拔中国与潘属国高丽的关系。曾几次征讨,于咸亨元年四月,因高丽国王领叛冠边,高宗遣大将高偘(kαn)、李谨行、薛仁贵等征讨。战事波及倭国,也震憾了倭国,为此,倭国态度转变。并遣使来祝贺平定高丽国。并要求高宗赐个好听的国名。于是赐名曰“日本”。从此,日本之名油然而生。  

        比如唐高宗崩后,武则天秉政,《本纪武后》中记述:“大足元年冬十月日本国遣使贡方物”。显然,大唐政权不叫“倭奴国”了,斗转星移叫“日本国”,白纸黑字篇章己载入历史的长河中。

      《旧唐书~地理志~倭国~日本》载述:“倭国者,古倭奴国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新罗东南大海中”。又述:“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云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白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

        又翻阅唐代之另一部史籍《新唐书》,它是怎么说的呢,<卷二百二十~列传一百四十五~日本>中述:“日本,古倭奴国也。……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

        再阅《宋史~列传第二百五十~外国七》述:“日本国者,本倭奴国也。……自后汉始朝贡,历魏、晋、宋、隋皆来贡,唐永徽、显庆、长安、开元、天宝、上元、贞元、元和、开成中、并遣使入朝。……唐咸亨中、及开元23年、大历12年、建中元年,皆来朝贡”。……

        其《宋史》中称日本画为“倭画”,称日本船为“倭船”等等!

        再阅《后汉书》载述:“倭奴国,在东海之东也。”

        再翻开《明史列传~日本》,从中可知朱元璋称帝之初,其方国珍、张仕城之残余势力逃亡日本,与日本政界蓄谋,屡次入寇山东滨海州县。洪武三年,朱元璋并遣使警告,日方也按惯例朝贡,洪武七年,日方来南京朝贡,朱元璋还呵斥道:你日本潘属国抢盗沿海地区的财物,又拿财物来贡我,有什么意义呢?给我拿回去,滚蛋! 洪武十三年,日本盗寇大陆沿海地区更加猖狂。于是,“倭寇”成了日本国的代名词。此年,朱元璋准备征讨,而日本国“王良怀”国王写了一封国书遣使呈朱元璋,国书中说“……臣距远弱之倭,褊小之国……”。

        这不明摆着的嘛!日本国王都自称他们是倭国嘛! 史料书是充足的嘛!

      日本在古时,历朝历代都是中国的潘属国,毋庸置疑!史料是丰厚的,建议国民少玩麻将拒赌博,抽点时间多读中国二十四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