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样设定了工作计划,我是将收集素材和学习写作交叉进行,收集素材这里就不多说,主要把学习写作的一些感悟讲出来,继续昨天的学习,昨天的前言和第一章都在说和六大核心技能是怎么怎么的好,有点吊人胃口,第2章的开始,并没直入主题,而是这样的:
“你可能想知道为何过了这么久它们才露出真面目。你甚至可能快速翻阅本书以求立刻寻得这六大核心技能,这固然很好,但理解这些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获知它们同等重要。
······只有真正理解了技能的内在价值,知道它们能解决什么样的难题,知道它们唤起了哪些创造性的力量,知道它们不可替代的性质,知道不合时宜地使用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并且知道只有看完这冗长而关键的前文才能掌握它们之后, 这些技能才算真正有用。”
看来是我心急了!
”故事也是如此。需要一些必要的元素让其发挥效力,这些元素不可或缺。如果它们功能受损,失去效力,整个故事就会不堪卒读。“
他说故事是一个生命体,必要的元素就像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不可或缺。
"六大核心技能让作家对故事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够赋予故事以鲜活的生命。如果完全理解了各技能之间的关系,它们就会成为一组有力的写作工具,不仅能开启出版的大门,而且保证让你抵达梦想的终点。"
"哪一个核心技能放在最前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六大核心技能可分为两类:
●故事的四大基本要素;
●有效实施技能所需要的两大叙事技巧。"
这时我们才知道六大核心技能是四大基本要素和两大叙事技巧。继续:
“作为一种故事创作模式,六大核心技能是一份清单,必须在一个故事仍然有意义之际列好。该清单的标准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一个故事的四大要素是否都发挥了作用?这四大要素是否都强大而引人入胜? 如果没有,那么故事就未达到专业水准。当然,如果两大技巧也同样没有到位,那么坏消息会接踵而至。
······因为这种方法带来了希望和清晰的未来。它描绘了通往彼岸的路径、策略、希望和方法。”
到了这里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6大核心技能到底是什么呢?看吧:
“以下便是有助于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的参考定义,顺序无先后。
1.立意——指想法或萌芽,慢慢会演化成为故事发展的平台。最好、最令人信服的开头可以表达为如果……将会怎样?”系列问题。该问题的回答能引出更多的“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层层推进,把答案整合起来就能形成故事雏形。
2.人物——写作离不开人物,每个故事都要有一个主角。与你的高中老师所教的不一样的是,主角可以不必是我们喜欢的角色,但你必须将其塑造得有血有肉。
3.主题——是的,主题就像是把烟雾收进瓶子里,很有挑战性,但你可以做到。不要把主题跟立意混为一谈,主题是故事中描写的真实的生活。
4.故事结构——什么在先,什么在后……依此类推,为什么这么安 排。不能随意来安排,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预期与标准编排结构。了解故事结构是迈向出版的第一步。
5.场景设置——尽管你对比赛有所了解,但是如果技艺不精,你还 是赢不了比赛。一个故事就是由一系列相联系的场景组合起来的,需要遵守一些原则和指导方针让这些场景发挥作用。
6.写作风格——外表的一层油漆,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称之为故事的外衣,作者通过它把故事呈献给读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别让写作风格成为绊脚石,少即是多,要巧妙表达,不要夸夸其谈。
至此为止,关于创作的技能我已倾囊相传。你所能想到的所有要素 全包含在上述六种技能之中。请注意,前四个是“基本要素”,后两个是用来执行的“技巧”。”
特别注意的是六大核心技能顺序无先后。作者对我说:篱笆虽高,但是,你有梯子在手。
“这一过程说明了我们在策划故事时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从核心技能的四大要素之一获取想法,通常想法总是来源于前三个要素:立意、人物或主题;然后,再融入其他三个要素。
这正是故事创作过程的定义。
四大要素缺一不可,不然故事注定失败。但四者的顺序无关紧要, 因为它们终有一天会聚在一起,共同为故事的成功发挥作用。"
······ 故事的想法从何而来这是作家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模式背后的理论支撑
如果知道六大核心技能模式不会去教你写作的过程,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该模式主要侧重于你需要了解、需要实施的东西,而非教你怎么做。
······ 当然,有些问题也在所难免:你对六大核心技能了解得越多,尤其是故事结构方面,就越有可能提前考虑故事的各种重要事件和各个不同的部分,而这构成了故事的最终结局。”
今天对这本书就学到这里,我看书有点慢,但是不着急,我需要把它消化掉,变成自己理解的东西。好了就到这里,有句话说的好,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