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我:两个人真的比一个人开心吗?
我看着她清澈明亮的眼睛,不知如何作答。
这是我追求她的第三个年头了,她一直没有应承我。她认为,我是一个可以恋爱而不适合结婚的人。但她想要的,恰恰是一个可以结婚生子过日子的人。
我不知该如何辩驳。确实,她自己一个人,也活得很开心。
有些人,天生就是群居动物,上学的时候,吃饭要有饭伴,放学要有人同行,就连如厕也必须要拉上朋友一起。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也许不宅在家里看剧,而是要和朋友一起吃饭喝酒爬山踏青,实在不行,凑在一起打打牌也是可以的,总胜于独自在家,心中空荡。久之,他们已经忘记了朋友存在的真正意义,他们每天见一样的人,喝一样的酒,说一样的话,左不过是互吐不快,互相吹捧,八卦名人,牢骚社会。夜宴之后,反倒孤独,狂欢之时,更觉寂寞。
有些人,天生就是孤僻的性子,朋友甚少,知己全无,有时想要融入一个集体,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边缘化。也许是因为自卑,也许是由于心重,他们虽然渴望朋友,却总也冲不破包裹在自己周围的重重障碍。于是,他们自诩为孤独的人,并且享受孤独,只不过会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爱慕的女神在人群中左右逢源,心里暗暗羡慕那些围绕在她周围与她谈笑的人。
而有些人,并没有社交的障碍,而是清醒而自主地选择孤独。他们才是真正可以享受孤独的群体。他们可以很好地计划自己每天的生活,可以独立地思考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不需要从朋友的敷衍之词中汲取生活的力量。他们有自己钟爱的事业,至少是兴趣,这些兴趣足以让他们在独处的时光中感到愉悦与充实,更会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思考。他们偶尔也会与三五知己好友见面,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但他们深谙“君子之交淡如水”,并不会每天都泡在一起。
我追求的那个她,就是这第三种人。也许正是她身上这种孤独的气质吸引我,也正因为她的孤独,她才一直拒绝我的追求。
她告诉我:我不怕一个人孤独,只怕两个人寂寞。
她还说,两个人一起生活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有门道。一个真正孤独的人(像她自己),总有着属于自己的,范围很大的内心领地,更有清晰的能使自己放松或开心的途径。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生活在一起时,这个孤独的人,就不得不去照顾另一个人的情绪、习惯和各种突发奇想。这就如同将自己本来的生活彻底打乱,去重新搭造两个人的世界。在二人世界中,两个人会像两颗有棱角的石子,免不了要互相碰撞,虽说久而久之,棱角会被磨得圆滑,可真正孤独的人(像她这样),是不能没有自己那些棱角的,于是就会选择安静地待着不动——不动就不会碰撞。可是不动的话,自己原本的生活也都失去了,孤独就变成了真正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
我被她这种匪夷所思的神逻辑搞得哭笑不得,一时间却又觉得无从辩驳,只得默默地继续追她。
这一追,就追到了第三年。
她喜欢电影,并不是喜欢看院线上的商业大片,而是钟情于从黑白默片到3D时代的所有影响人类的经典电影,以及那些我听都没听说过的小众影片。她几乎可以保证每天看一部片子,然后再用许多时间去写影评,遇到特别喜爱的,还会耗费掉整个周末煞费苦心地拉片。她的业余生活几乎全都被电影占据,我约她三次,她有四次都没空,唯一能够“接见”我的机会,就是我到她公司接她,简单地吃个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的快餐,然后送她回家。
起初,我十分不解,电影什么时候不能看,为何不能好好地吃个饭呢?后来一个哥们儿告诉我,他以前的文艺女友也是如此,生怕跟自己在外面吃饭浪费了她回家读海子的时间。
我终于明白了,对于她独自的时间和空间,电影要比我重要得多。
我开始试着接触她的世界,了解她提到过的那些电影,为她购买电影资料馆上映的每一场经典影片的票,然后陪她去看。如此,在那些不多的可以送她回家的路上,我也就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跟她聊了。可惜收效并不太好,常年只看“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和“007”的我,大多数时候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颜值和大场面上,对于她时常提到的灯光、配乐和台词设计镜头拉进毫无概念,于是关于电影的谈话,也多半是我滔滔不绝地说,她面无表情地听。
尽管如此,我仍不放弃,继续去恶补电影和电影知识。我并不是真正地喜欢电影,我只是不想让她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寂寞。
一个响晴的周末,朋友的小剧院里连放《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我一听就来了精神,立刻约她,心想,这种爱情主题三部曲,又是连放,岂不是可以与她共处一天?
我低估了这三部电影对我的折磨,尽管有她在我身边,我仍然不能忍受这种全片都在聊天的话看电影,反而是她,看得出神,热泪盈眶,于是我的焦虑和烦躁又瞬间化解了。
从剧院出来,她沉默着,我也沉默着,我实在说不出什么话。她居然破例说,我们在路边坐会儿吧。
于是我们在路灯下坐着,她轻轻地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说:“我愿意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陪你,不是我想让你陪我,而是我最大的情不自禁。我不怕一个人孤独,而怕两个人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