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颖,你好哇!
在老家待了几天,今天回来了,这几天发生了很多事,听我慢慢讲。
这几天也想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的当地人。实际上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尝试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来感受他们的生活或者想法,令我惊奇的是,为什么农村里的是非那么多?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被议论的时候,毕竟村前村后就那么点地方,基本上每户家里几口人、几亩地大家都非常的清楚,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老人过世了。同时对各家的品性也非常的了解,我跟着我婶婶去做客,基本上隔一段就会碰到熟人,可有可无地说上几句。而农村人基本上也就农忙的时候忙一些,农闲的时候那些妇女或是老人就会聚在一袭,家里长短地说着。他们谈论的哪些事情在我看来其实是没必要的,但这可能恰恰是他们茶余饭后的乐趣所在。那么为什么农村的是非多?我觉得最大的因素还是思想上的差距。其实反观现在年轻人,包括你我在内,如果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刷着动态,尝试窥探他人的生活,相比其他人,我们没有什么劣势,因为这是常态,但同时我们也毫无优势,唯有读书,会让我们开始变得不一样,唯有不一样,才会有可能性。
刚刚讲到动态(朋友圈),这几天也反思了这个问题,朋友圈好比店里橱柜,它永远展示着最好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想让外界看到自己所谓最好的一面,我还记得18年末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人的心力本来就是有限的,太多信息的接受导致反而导致做事的专注度下降,所以我关了朋友圈,就留了一条以示纪念(你可以去看看,嘿嘿),因为我觉得应该找回生活的重心,增加跟自己内心对话的时间,这样会比较好。悄悄告诉你,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正如《人生》那本书所提到的,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是那关键的几步,但我知道我肯定不会后悔。
最后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关于死亡。林清玄逝世前一日发文“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林清玄过世了,非常震惊,我记得高中的时候看过他的在《开讲啦》的演讲,去年一月份读了他的一本散文集《自心清净,能断烦恼》。我们常常听到人家讲:“不要讲‘死’字,多不吉利呀。”可事实是,死亡是世界上最确切的事情。之前有老师问学生如果明天是末日了,你会怎么办。各种回答,“回家陪陪父母”,“在宿舍打游戏”,“去见一见那个我一直相见却不敢见的人”,而我的第一反应是“As usual”,虽然怕死,但是还是觉得在平时正常的状态下去迎接吧。人总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幸福感有多强烈,痛苦感也就多深刻,但也别因为害怕自己所谓的痛苦感而抹煞了自己的幸福感。
居然说了这么多了,原谅我有时候废话比较多,哈哈。最近在干啥呀,反正我最近跑了一趟昆明,还吃了我最喜欢的炸洋芋(土豆)和米线。心情特别美丽,顺便吐槽一下,湖南的米线,请问是什么?(黑人问号脸)。另外,对于你的来信,我怎么可能会介意呢?我不会多想的什么的,是不是你想多了,嘿嘿。不好意思,在下人送外号“冷场小王子/话题终结者”(部门给的),接不上就不接了呗,说实话,有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很难接自己的话,管他那么多呢,如果聊天都这么累,那人不得累死啊。晚安,see you!
狐狸弟弟
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