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3)班故事系列3 给学习一点糖

          “语文老师可真好!今天一天就给我们奖了2次糖!”

        “是啊!以前她可没那么好!以前就得用我们的积分换的。”

        ……

        出来领糖的几个女同学说起了悄悄话,刚好被我听见。

      童言无忌呀!

        哈哈!几包糖就让形象改观了哦!

                        (一)

        上周五,跟二3班的孩子们说,如果写完课本的课后组词(其实是有点多,我还强调说写不完不要紧),老师就给他们发奖品!

        那发什么奖品呢?老是用奖状好像有点普通,食物也有些普通,奖什么好呢?我一直在想。

        现在来说给学生发奖品,真是一件头疼苦恼的事情。许多孩子家里可谓是应有尽有,啥都不缺。

        昨天看到儿子的一袋糖果,好!就带去吧!给二(3)班的小屁孩们一点糖果,给他们的学习一点甜。

        第二节语文课,复习了一二单元之后,我就跟同学们说:“写完课后组词的举手!”

        “唰唰唰!”二几只手举了起来。

        “这么多组词你们都能完成,真不错!老师给你点赞!老师答应过你们,给你们奖品,现在就给你们发奖品!”

      “㖿——”一片欢叫。

        红红的旺仔牛奶糖展示在讲台上。我逐个地郑重地把一个个红红的糖果交到了那此举着高高的小手里边。

        如果只奖励糖果,那奖品可就大打折扣了。物品在赋有特殊意义时才显得它的珍贵。

        仪式感,必须安排上!

        我顿了顿,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我说:“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同学除了收到奖品后,老师还要给你们一个用钱都买不到的特权!”

        “什么叫特权?”马上有你人发问。

        “就是别人不能做的,你们却能做的事情。”孩子们有点迷糊,“平时我们不能在课堂上吃东西,现在老师允许你们在课堂上吃糖!而且还可以一边吃一边复习,那得多享受啊!不过呢,糖果纸得放在垃圾桶中。”

        于是,课堂上,几个胆大的撕了糖果纸,用眼光瞅瞅我,见我没吱声就勇敢地放进嘴巴里。其他的也照猫画虎,吃了起来。有些还吃得“吧啦响”,挑衅地看着没写完的同学——肯定是故意的。

        其他没写完组词的同学不作声,都在埋头写字。

        “课堂上吃糖的感觉怎么样?”

        “爽!”吴文希接话。

        于是,好几个同学都重复了这句话。

      “是啊,你们早已经写完了,现在看着没有写完的同学在拼命地写,这种感觉是怎么样的?”

        “好爽!”“开心!”

        “爽到上天了!”周意轩说。谁说不是呢,之前周意轩看着别人拿奖,现在别人看着他拿奖,那肯定是“爽到上天了”!

        “痛快!”吴嘉欣说这种感觉是痛快。

        妈呀,这个词我怎么觉得这个词形容得特别贴切呢?先痛而后快,在周末的时候拼命的写,那种感觉是可能很痛苦,但是在写过之后,那种快乐真的是无以言表。就好像我们平时接受一个艰巨的任务时,拼命做,一番焦头烂额、耗尽全力后,任务完成了,那种“死去活来”的痛快便油然而生。

        “那你们还要不要做先进的同学?”

        “老师,必须的呀!”

        我看看还在埋头苦干的还写着的同学,或许对他们来说,看着别人享受特权这是很残酷的事儿——但谁又能说,未来的他们不会体验残酷呢?从小,我们面对的很多比赛、竞技、考试,哪一个不是残酷的呢?

        感受一下这种小小的残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愿他们以后能不折不扣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愿他们在这次体验中能奋起直追吧。

                        (二)

        下午第一节课,体育老师外出开会,安排了我代课。

        第二波糖果礼走起!

        “今天这一节课体育老师没空上课,由我来代课。”有些体育爱好者脸上的失望显而易见。

      “这节课体育老师没空”可能是时下很多教师最大的谎言之一,也被学生评出的“老师最常说的话之一。哈!我真没说谎的!体育老师真没空。天地良心!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要整理练习纸,按顺序排列练习纸,今天把你整理的一叠练习纸拿上来,老师要检查。”

      “唰——唰——”有同学很快地找到一叠练习纸,而有很多同学翻倒书包,拼命地找啊找。谁是李逵,谁是李鬼,一目了然!

        有布置,必要检查,才有质量。有检查才会认真。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工作中,也是这个理吧?

        “这包糖可好吃了!进口的哦!特别清、特别甜!那是我小儿子的糖果,我跟他说要分享给小朋友们吃,让妈妈带到二(3)班给学习习惯好的大哥哥大姐姐吃,他同意了,所以我就带给你们了,仔细品尝一下,是不是特别清、特别甜!……”我一边检查一边发糖一边说。

      拿到进口糖的同学熟络地放在嘴巴里,细细地品尝着。

        梁珂依、詹少军、叶衍宁他们慢慢地舔,生怕一下子在嘴巴里融化了。

        “是特别好吃!”

        “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在我的描述下,吃到糖果的好像真的品尝到它的特殊味道。惹得还在埋头整理练习纸同学使劲地咽着口水——或许,他们在咀嚼着没完成任务的苦吧。

        这些孩子,在家里可能是放着一大堆的零食都不正眼瞧一下,可能在家里吃饭时让父母催着吃“粒粒皆辛苦”,可是,在班级里对一颗糖果却是那样的渴望!

        此刻,在我们的课堂上,一颗糖果就可能吃出了天下珍馐的味道。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颗普通的糖果,这是老师对他们的认可,这是他们苦学苦练后的奖赏。

        来之不易的。不易得,谓之为贵。

        “袁靖洋,你咋不吃呢?”

        “我要带回家吃!”还舍不得吃么?

        “老师,我想着把这颗糖带回给弟弟吃!”张曼莎舔舔嘴唇,看看插在笔袋里的糖。多好的姐姐呀!

        一颗糖果,承载了孩子一天的快乐!

        学习可能会有点苦,就让这颗糖果给学习一点甜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