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微信告诉我,公司传统市场区域把最传统业务丢了(没中标),而且一丢丢三年,情绪有点沮丧!
唉!这结果,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是没想到结果来得这么快,意料之中是这结局是迟早的事情。
本人有跨两个行业从事同一专业多年的经历,几年前就给团队预警过,运营商的竞争态势一定会复制到专网通信行业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中标单位都是巨无霸(通服系与上市公司);中标价格会越来越低,中标公司追求的是市场规模(合同金额)。
为了应对一定会出现的市场趋势,本人预警除说了些泼冷水的话,也给出了一些对策。
团队在电力专网的细分市场,存活很多年,过得很滋润,没人愿意听泼冷水的话,也没人有动力去改变市场思路。
泼冷水的话:专网行业以后会有大量运营商的队伍进来抢市场,价格会越来越低,利润会越来越少。
应对策略:聚力横向突破,进入更封闭的专业,快人一步;加快纵向拓展,做专做精,服务好主专业客户外,还为设备厂家提供更贴近客户的服务等。
在各行各业都内卷厉害的大环境下,唯有认清自己,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才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服务运营商的队伍,考核的是市场增量,在存量市场不足情况下,他们的触角一定会伸到专网来,他们有规模优势,冲进来必定会把价格打下来。
专网队伍均是小而美,守着这个专网市场,活得滋润,没有太多危机意识,维续单薄的客情支撑市场,行业本身的几乎没有护城河,大队伍一冲进来,小队伍连防守的武器都没有。
事于至此,何以解忧?
团队不再井底观天,以一区域市场之窥斑见豹,亡羊补牢也是对策。
横向突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纵向拓展,专而精才能筑成行业的护城河。
教员在《实践论》中提到的: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相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也提到: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按规律行事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