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之《 借口》

《借口》

———篱下老人

借口是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错了,找一个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唐塞,既唐塞了别人,也唐塞了自己。

借口是我执的产物,因为强大的自尊感,导致害怕在人前丢脸,所以给自己找一个出路。最后导致思想的稠林太过茂盛,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前路。

修行人,需要当下承当,为了承担自我,而不是寻找借口,这样会让自己越走越远。

承担不是教我们不辨是非,是明白虚心接受,在你还不了解真正的真相以前,不要太过于“信任汝意”,因为经云:汝意不可信,成阿罗汉了,乃可信汝意。

承担的当下没有自我的私欲,承当的当下是忍辱的接受,承担的当下就是勇气担当。

能够做扁担

在古时的禅堂,就是勇者的冶炼所,师父叫你鞋子反穿是对的,你说,师父,原来如此。师父教你,这样也不对,倒过来才对,你说师父,原来如此。

这样的烘炉里,炼掉的是残渣,炼出来的才是真金。所以禅堂自古称为选佛场。

《佛遗教经》说,譬如煅铁,去渣成器,器即精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合理的责任承当,不合理的施加也能承当,凡事不找借口,这样才可以铸造一个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大大丈夫。

如果想要培养你的孩子长大了能担当。就从当下承担开始。

每天早晚一次,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口念:我当于世,为无上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