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到族长的作业,我一下就想到了我想采访的人-小树同学,因为这是一个有愿景的人,是能自我清零的人,是有行动力和执行力的人。
当初开营第一天我看到她的文章《有愿景的生活》,觉得能不仅仅低头走路,还能抬头看路的人都会是很厉害的人哦。果然第二天就看到她的第二篇《大龄留学记》,还是连载哦,大龄和留学两个关键词一下就打动了我。从职场的角度来说,我已经不是大龄而是高龄了,可我也不甘心就这样舒适下去,很想过一种不断清零不断折腾的彪悍人生。换一个地方可能就换了思维换了人生,我还没有勇气走出体制,多看看别人的彪悍人生,没准哪天我就攒够勇气跨出这一步了。
决定了就赶紧去勾搭小伙伴,我们的采访可是有时差的,所以先约好时间,我再把问题整理一下留给她,方便慢慢写。我提了三个问题抛砖引玉,期待以后能够深度访问哦。
问题一
异国他乡生活本来就很艰难,要完成学业,还要照管孩子,你是如何安排好时间的?
我希望是工作时就高效工作,到家就专心陪孩子,现实版却是一团浆糊,经常陪娃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又牵挂着娃。但有一个最底线,就是每天至少专心陪孩子30分钟,工作和孩子冲突的时候孩子优先。这是一种生活常态,为了更好的兼顾孩子和工作,首先把自己照顾好至关重要。
问题二
期间遇到过最艰难最无助的事情是什么?怎么度过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鼓励自己走下去?
最困难的事情想不出来,感觉最艰难的时候是刚出国的半年,我和孩子都需要适应新环境,孩子还小需要照顾和安抚,我上课跟不上,作业不会写,语言不灵光,老公靠山也不在身边,有种赤手空拳打江山的悲怆,哈哈。走出来主要靠白日梦,崩溃的时候主要靠运动解压,想想出来的初心,为在身边的女儿做好示范也是我的一大动力。
问题三
我读了你的文章觉得你一定很善于学习,在专业上很成功,所以可以请你介绍一下你觉得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吗?
学习我没有明确的方法,觉得可能和翻转课堂和思维导图有点像。我习惯先有一个框架,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由上至下去学,而不是由下至上循序渐进。这样优点是抓重点,缺点是基础不扎实[调皮]
小树同学也给我留了5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以致晚了交作业,马上知道和学霸的差距了:-P
问题一
你已经坚持写了至少90天了吧,中间写不下去的时候是什么促使你坚持下来的?心路历程讲讲哈。
刚开始读写70天时,你可以看看我的文,实在不怎么样,当时我就想实在坚持不下来就抄书吧[偷笑],摘抄也有收获的。现在其实还是有点投机成分,因为主要还是整理编辑别人的思想,最多加点自己感悟,原创很少。所以这期我决定继续死磕,可能下个70天我还会继续挑战,那可能就是每篇都是原创了。
问题二
我看你兼顾的事情很多,你是怎么安排的这么有条理的?这些事情的优先级是什么,你做这些事情的核心期望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一开始我根本就没有想过做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觉得我身体变差了需要改善,我写不出论文,看书少,需要改变,精力不足,人家说冥想可以有帮助。第一期我只是参加了运动群,死磕了70天瘦了10斤吧,后面就开始逐渐加量,现在同时有三个打卡,两个学习社群。本职工作基本可以胜任,不大有挑战性了,所以在给自己加码,把以前想做想学都补上,也好辅导小朋友功课。这可能就是我的目的,优先级别:家庭>自我成长>工作。
(其实没啥条理,只是设定了优先级,然后根据我有的碎片时间长短来决定做什么事,有半小时可以写简书,有15分钟可以看看专栏,有5分钟可以回个电话…)
问题三
你从古典超级个体学到的最重要的三点是什么?一点一句话就好哈,我是偷师的[偷笑]
一,如何精力管理
二,核心能力萃取和迁徙
三,打造超级IP需要自由职业态
PS我以后可能把这些也慢慢消化了写出来。
问题四
回顾2016,感触最深的一件事?
决定要博士毕业是今年2月的事,4月就要盲审,5月答辩,但是2月的时候我除了数据,一个字都没有写,而且我还要正常上班!把自己逼到极限,精力,体力,效率都会增加,最后顺利完成,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提升。
问题五
没有任何设限的前提下,你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儿科医生这个职业我还是喜欢的,只是希望不那么忙,可以和病人像朋友一样的聊天,病人信任我,我给她最真心的建议。
陪伴女儿和家人,陪伴女儿成长。
最希望的事,也能像你一样清零自己,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自己去新的地方探索各种可能,比如重新读个营养学或者心理学的学位。
比较一下,价值观都挺像哦,也都有一颗不怎么安于现状的心,感谢这期作业让我有机会接触那么优秀的同学。有机会我还想继续采访各位自控力LAB的小伙伴,欢迎我来撩吗?不对,是欢迎互撩(•ᴗ•)。
最后推荐大家都去读读小树同学的大龄留学记,她的简书名字悬崖上的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