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约了四节瑜伽课,也上了四节。从上午的普拉提大器械,中午的球瑜伽,下午的波速球再到晚上的康复墙绳四个不同的主题。
这家瑜伽馆只卖次卡不卖月卡,所以像我这种近似“泡馆”的操作被瑜伽馆里的来上课的及教上课的小姐姐们集体膜拜。
纷纷赞我运动因子强、体力和精力双佳、身体核心强大,身体素质好。我没告诉过她们,去年我还创造了一天上八节瑜伽课的巅峰。
这次我之所以有泡馆的操作主要是想拿到lululemon的大礼包,这个月只要上满21节课就可以获得。反正我的课都是要上的,有空就多上一点,没空就少上一点。
比如这个月第一周我全周出差,这个月的第三周即下周我也几乎全周出差。所以趁着不出差的日子多练练。
在球瑜伽和波速球两节课转换期间只有半个小时。球瑜伽结束我径直进了瑜伽馆隔壁的隔壁的大众书局。
因为瑜伽课都是要提前进入教室做好准备的。所以实际只有20分钟的间隙时间。一杯咖啡的时间都不够。于是我决定去书架上溜达一圈。
大约是趁着《长安的荔枝》的热度,C位的一整个书架都留给了马伯庸。我顺着书脊线看过去。蓦然发现马伯庸又出新书了。
新书名曰《桃花源没事儿》,竟然是2025年5月28日才新鲜出炉的。可惜这本书在书架上还没有拆封试读本,或者被哪个捷足先登的人拿到了纸品咖啡去读也说不定。因为马亲王其他的书全部都有拆封试读本。
《桃花源没事儿》是由马伯庸创作的幻想题材小说。该书是马伯庸“见微”系列第三部作品,以荒诞的设定和深刻的现实隐喻为特点,讲述了小道士玄穹在桃花源中的生存困境与自我觉醒故事。
无论是《长安的荔枝》还是《龙与地下铁》,亦或是这本我还没读过的《桃花源没事儿》,马伯庸总能用他独特的幽默和深刻,将历史与现实巧妙交织,带领读者在时空的缝隙中穿梭。
马亲王的笔下有历史的温度,也藏着现实的烟火 。他的作品,总是带着一股“人间烟火气”。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书里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比如《长安的荔枝》,一颗小小的荔枝,串联起大唐盛世的繁华与百姓的辛劳,让人读来既感叹权力的荒诞,也体会到生活的温柔。
他的故事大多奇思妙想,笑中带泪。三国及见微历史短小说系列则像是一场轻松的历史漫游。马伯庸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构古代传说和典故,把那些看似遥远的故事拉到我们身边。
你会发现,原来古人也有“社畜”烦恼,也会为生活琐事发愁。读他的书,常常会在会心一笑中,突然被某一句话戳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马伯庸的书我除了这本新鲜出炉的《桃花源没事了》,其他的全部读过。甚至《龙与地下铁》这本评分最差的书我都觉得很好。
因为《龙与地下铁》是马伯庸写给大人与小孩共同的神话。马伯庸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都市生活结合,把“龙”这样神秘的存在,安放在地铁穿梭的钢铁丛林里。
幻想与现实交错,荒诞与真实并存,让人忍不住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否也藏着未被发现的奇迹?马伯庸有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行的故事魔法。
马伯庸的文字,总能在轻松幽默中,带给人深刻的思考。他善于用小切口讲大历史,用细节展现人性。所以他的书读起来都是非常流畅轻松丝滑的,没有晦涩及艰涩之感。
他笔下的世界,没有绝对的英雄和反派,只有在时代洪流中挣扎、努力生活的小人物。这种温柔而克制的叙述方式,让他的作品既有趣味,又有力量。
明天继续是三节瑜伽泡瑜伽馆和书店咖啡馆的一天。运动、读书和加班。明天在书店开门时就去,说不定能发现《桃花源没事了》的读者试读本。作为一本见微短小说,很多读者分享的都是2个小时以内就能读完。我应该比这还快。
今年定了目标,不能再买纸质书了。毕竟异地,书是搬家中最大的累赘。卖又舍不得,所以从源头开始不买。只读电子书或者借的书,以及大众书局等书店那么多的读者试读书。
为什么我们爱读马伯庸?也许是因为,他让历史变得亲切,让现实多了几分诗意。他用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马伯庸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能让我们共鸣。读来都是温柔地讲述,却深刻地要去思考。《桃花源没事了》等我读完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