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

宁向东,一位牛人。得到的牛人很多,能开课的都是各自领域的大拿,我决定跟随他们的脚步。

宁向东有一节课提到,虚实。原话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大家谈不到一起。朱院长为我们请来的老师,至少是我自己,听着并不感兴趣,觉得特别虚,但这个干部班的同学,却觉得非常地实。这就是认知上的差别。就好比我看学习,觉得你告诉我一道题怎么做,特别是难题怎么做,我才觉得特别有收获。我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境界,就是做难题,只是雕虫小技,他们更关注学习的方法论,甚至讨论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学习有什么帮助。所以,到了一定的境界,最虚的,也许就是最实的。

我们单位做企业文化建设,一年多了,大家普遍反映太虚,就不如做点实事。比如,真正有产出的工作多做一些,直接简单,那些管理啊什么的,都是骗人的。

我想这可能就是认知不够的原因吧。

老家邻居种树,实在种不动,岁数也大了,就想找点活干,赶巧分享经济流行,就选了一款酒来卖,无论他怎么说,别人的反应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我理解这就不是认知不够,是怕吃亏。这种心理不仅农村有,城市里也很多,甚至人人都有。刘润说,商业卖给你东西,不是让你感觉便宜,是让你感觉赚啦。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今天我和同事分析,以后体力劳动占比越少,脑力劳动占比越多,赚钱越多越快。从事脑力劳动并不是人就懒了,可以用健身,锻炼来替代体力劳动。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并且以后继续成立的话,我们应该多从事脑力劳动。

同事的反馈是,你就说不干活呗。

这就是认知,年会上老总侃侃而谈,我没有同感,因为财务,市场,计划与己无关,看不到那个层次,认为他讲的虚。

觉醒吧,少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