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少不了走亲戚拜年。
大年初三,且看我们家时如何接待三波亲戚的。
<1>
父母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了。
原因是前一天大堂哥说第二天早上来家里吃早餐。我们那里很有意思,早上也是正餐,春节的时候,来家里吃个早餐,就算是走亲戚了。
我和二妹帮忙洗菜、备菜,妈妈炒菜。
早上9点多,大伯、两个堂哥、唐姐四个家庭的成员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家里。
爸爸出门迎接,放鞭炮。
放鞭炮是我们那里的习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必须放响亮的鞭炮。
家里格外热闹,大家互相寒暄,问候,嗑瓜子。
由于家里冷,炒好的菜很快就凉了,所以,菜一上桌就尽快吃饭。
吃完饭,大家不是需要走亲戚就是家里有亲戚要来,纷纷告辞走了,留下一桌的杯盘狼藉。
好像大家都还刚见上面,还没来得及说上话,就又急急忙忙走了,走亲戚,只用了一顿饭的功夫。
收拾饭桌、几十个碗碟,洗碗洗到腰酸背痛。
<2>
10点半,表妹一家三口提着礼物过来了。同样是鞭炮迎接,边嗑瓜子边聊天。
跟表妹比较熟,也有话题聊,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情。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亦或自己的见解,这是在一起聊天的基础。
上午期间,两个姑妈和表弟们也来拜年了,打个招呼说晚上来家里吃饭。
然后我们开始准备午餐、吃午餐。
吃完午餐,表妹一家回去了,我们收拾饭桌、洗碗、收拾厨房,又要准备下一顿了。
<3>
下午我们出去了一趟,等我们5点多回来时,发现两个姑妈和表弟们在家已经吃好饭了。出门之前跟老妈说,等我们5点回来做菜,没想到那么早吃饭,有点愧疚让老妈一个人操持这么多人的饭菜。
我看他们吃完都准备要走了,连忙上去找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问了大姑一些事情。
大姑已经20年没有与我们来往了,尽管就住在斜对面。比我小一岁的表弟,20年未见,已经完全看不到记忆中的样子。要是我妈不告诉我他是谁,打死我也不信他是我大姑的二儿子。20年,我们经历了少年、青年到中年,现在人到中年,少年时的模样已荡然无存、不留一丝痕迹。
等我们吃好饭,又免不了一顿收拾。
这一天终于过完了,老妈累的瘫坐在椅子上不想动弹。
这一天过得除了吃饭就是做饭。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现在过年是什么情形,在我们农村老家,过年走亲戚就是赶着饭点去,吃好饭,碗筷一放,走人。除了过年的问候语外,大部分的亲戚没有更多的交流了。因为大家都是赶着尽快将亲戚走完,这样过年的任务就完成了,该干嘛干嘛去。
基本上初五之前,把所有的亲戚走完和接待完所有的亲戚。一天三顿不断,要是哪顿家里没有客人,那就去走亲戚。去吃了饭,亲戚也就算走过了。
整个社会的节奏在加快,过年的节奏也相应的快了很多。
以前从初一到十五都是走亲戚的时间,大家可以慢慢的一家一家去拜年.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在往前赶。
国家法定假日是7天,从初七开始就要上班。所以从老家回到城市,必须初六就得出发。家里要是亲戚多,必须得不停的吃了东家走西家。这种走马观花的拜年方式真的好吗?
我还是喜欢小时候慢悠悠的拜年方式。亲戚之间的感情就在这慢悠悠中更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