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常想起《倚天屠龙记》里的《九阳真经》中的一句,“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已经处于极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
自始至终,都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在旁人看来,我与从前没什么不同,可是我自己心里清楚高考结束前是怎样的煎熬。
甚至一度焦虑到只要身边有人或者有读书声,大脑就一片空白,腿部经常出现麻木的症状。
所以在课堂上,虽然也是端坐在那里,其实完全看不清书上的字。
高考结束后,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因为自己清楚成绩有多糟糕,反倒坦然很多。
成绩发布前的几天,一想到父母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即将知道自己的成绩,瞬间压力倍增,眼睛居然疼痛到不能看电视或者带显示屏的东西,成绩出来后很快就恢复正常。
大学期间的氛围整体上都是宽松,除了英语四六级之类的考试会格外紧张,平日里都还好。
然而,还是没挺过考研这一关,整个人状态再次变糟糕,甚至于出现消化不良,不能吃东西的地步。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压力和其他各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的现象。
我一度认定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所以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直至某次外出参加培训,紧张的学习节奏让我再次出现紧张到腿部麻木和胸口憋闷的问题,某天晚上看着讲台上的老师滔滔不绝,我突然想到,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环境永远是自身所无法掌控和改变的,而且这一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自己。
每每处于十分令自己不安和焦虑的环境中,我的身体仿佛就自行开启了防御和抵制的模式,心里一直会抗拒,企图压制和消除紧张的情绪,并暗示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
而愈是如此愈加紧张,就像那个“喜马拉雅猴子”效应似的。其实,我自己本身就一直在害怕,我害怕这种紧张的不好的状态,我害怕它对自己的危害,我却从来不清楚它的危害是什么,作祟的其实是未知的恐惧。
于是,在那节课上,我对自己说,那么就随它去吧,紧张就紧张,腿麻就腿麻,胸闷就胸闷,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此倒下,那样也好,不用再受此折磨。
于是,我拿起课本,一边认真的听老师讲题,一边认真的记笔记,准备考试。大约半小时后,之前的症状居然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看再多的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都没有用,唯有心悦诚服才是医治的良药。
我放弃保持“做什么都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形象,我承认自己有缺陷和短板,我放弃时时处处都要表现优秀的念头,我承认自己有点笨拙,容易紧张,不懂得变通,不够圆滑,不善于与人交往,看起来内向而腼腆。
我不说那些响亮的口号,当我真的做到那一刻,整个人无比轻松。
看到朋友圈纷纷转发的京东的“你不必”广告,令人心头为之一暖。
你不必成功,并非非鼓励人们放弃理想和追求,而是抚慰每一个努力向前走的人,其实你已足够好,不必事事紧张和周全,放轻松一点,也对自己好一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