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以70年代黄土高原作为故事大背景,高加林的两进城为主线,穿插着和黄亚萍,巧珍的爱情。读后内心总是憋着一股气。怨巧珍痴情?怨加林负情?不知道,假如自己是加林的话,自己会如何选择呢?自己也不清楚?特别是看到巧珍答应马栓,恰好听着《逝去的歌》。正如歌词
若你能听见 岁月的拨弦
依然能感觉 你从未消失过
一直在我身边
像 一阵春风吹过我的侧脸
像 一场细雨落在我的鞋尖
不被察觉 每天
无声无息你的出现
像 秋日大街那纷飞的落叶
像 漫漫长夜某盏灯又熄灭
没形状的思念
逝去的人不曾走远
小说的背景离我们似乎很远,可是本质其实都一样的。只是现在的局限可能和过去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一个沉思者,面对命运的安排,该如何选择呢?高加林或许就是作者的一个化身,当自己的工作被顶替了,心里是充满了愤怒,与无力。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来说,似乎只有把 自己的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农活中,不甘而没有办法,面对周围人的嘲笑,“不能文不能武”。挣扎,迷茫,绝望。而这时,一直暗恋他的巧珍出现,给他带来很多的安慰。随之高加林的叔父的转干,高加林调入市里工作,自己任然爱着巧珍,但是和亚萍交往的赶脚,有让自己对来自农村的巧珍有一些厌倦,后和亚萍恋爱。。。。。最后,由于自己走后门调到市里工作的事,被人揭发,而又一次丢掉公家的工作,重新做农民。而巧珍已经嫁人。。。。。
正如小说开头所说的那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本来一直就纳闷,为什么不强调“选择”?一部《人生》看下来,似乎高加林没有任何的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他主动放弃了爱他的以及他爱的巧珍。。。。。后来,可能作者是想表达,如果你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你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你仅仅只能顺从生活,而不是生活去顺从你的想法。这或许是马云,18岁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吧?假如高加林考上大学,估计就不会有小说中的经历。对的,那个时候是考上大学?现在是考上什么或者说你具备什么资本,你才有选择生活的机会呢?虽然社会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本质上,我个人赶脚一样。自己早晚会遇见一群“愚昧的人”,一个“与自己格格不入,而又特别想逃出的地方”,一个“巧珍”,一个“亚萍”。ps,路遥的作品还是对农民很尊重的,我也是。书中的一个老农民感觉就很可爱,德顺叔有点类似世外高人的赶脚:
根是要扎在土里的,不能像豆芽一样无根飘。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但不能脱离生活的现实。
高加林的心态其实正好比较符合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想要一些“理想”,而不知道一些东西很厚重,现在的自己是没有能力得到的,即使得到也是昙花一现,重新回归到自己本来的面目。自己尽力的提升自己,让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以后的邻居,以后的朋友,尽量在一个频道。虽然没有选择权,但是,主要争取一些主动性吧。
写了这些操蛋的话,我还是想说一句话,真同情巧珍。。。。。。唉,可能现在的像巧珍的爱情真的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