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是为了什么,有人为了消遣,有人为了获取知识,可是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现状却依然没有多少改变,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是看了,并没有形成多元思维模型。
可是到底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怎样才能建立起多元思维模型,最好的答案就是成甲的这本《好好思考》。
如果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好像知道了很多东西。可事实上什么都没有改变,成甲说知识的增加不是成长,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成长。
多元思维模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也不是你通过阅读这本书就能学会的,但是这本《好好思考》中给出了在我看来可以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的底层的方法,虽然只有两点,但是做好这两点再继续学习其他的步骤方法,多元思维模型就会水到渠成了。
第一个方法就是有技巧的阅读。
在阅读这方面,成甲老师给出了三个方法,查字典法,关键词法,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首先,查字典法,就比如你突然意识到了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想要从《好好思考》这本书中找答案,拿到书,就找你不知道的比如如何形成多元思维模型、如何运用多元思维模型,把它当做一个字典,找到你不认识的生字、词了解了就好。
这个方法多用于工具书,也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思维模型的最好方法。
其次,关键词法,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有人选择只字不差的阅读,但是这可能不能够帮助你形成多元思维模型。想要让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养成思考的习惯,用关键词法。
成甲老师在讲解这个方法的时候分了三步:
1、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3、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即拿到书先看封面,一般封面上会有这本书的主旨及作者的观点,然后再看目录,看完之后一本书的主旨,如何展开,如何论述,运用了何种思维模型基本上就清晰了。最后把与主旨有关的关键词找出来,形成一个关键词网,统揽全书,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都掌握了。
最后一个方法,是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就像我们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必须把他放进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不是主观的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待他们当初的选择以及做事的方法。
用成甲老师的话说就是要跳出书籍,知人论世,再回来看书。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书本中的未尽之意和其背后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还有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阅读方法,叫做“不读书法”,这个方法不是不叫你不读书,而是在读到你自己感兴趣的或者颠覆你认知的观点时,合上书,去思考。思考作者提出此观点背后的逻辑及他要向我们传递的感知,或者思考这个观点应用到的思维模型等等。
其实就是要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多多的去思考,不要一直停留在只看不记的阶段。
说了阅读的方法,与之相对的肯定是大家都要干的,而且是从学生其就在干的事,就是记笔记。我一直以来记笔记的方法就是把颠覆我自己认知的或者对我有启发性的新概念摘抄下来,然后把每一章的重点内容记下来,这样做笔记的结果是只要不再翻,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当时记了什么,为什么要记。
成甲在这本书中提到的“五星笔记法”同样颠覆了我对于记笔记的固有认知,因为以前就算听过什么关键词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等等,也就是听过而已,没有践行,也激发不起我浓厚的兴趣。
不过“五星笔记法”说,在每次记笔记之前都先画一个五角星,每个角代表一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分别是;
1、预判对方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内容值得讨论;
2、记录对方讲解的逻辑是什么(画出关键词之间的逻辑,推测对方的思考过程);
3、这次讨论中,我有什么疑问或者启发;
4、对方的做法、想法或者给我的启发点,可以提炼为那些有效的策略;
5、这次讨论中给我的启发,那些可以立刻变成下一步的行动。(摘自成甲《好好思考》)
这是一个从思想到行动的全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慢慢的形成完备的思维模型,也可以将别人有用的思维模型拿来直接用。
这个笔记法就是笔记写完了,问题解决了,时间长了自己的思维模型也更加完善了,所以,在我看来,这是我遇到过最特殊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笔记法。
这时候,我就又突然想起了那句“看来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就是因为只是把读书当消遣了,缺乏思考的读书方法只能完成量的积累,达不到质的飞跃,更加不可能形成多元的思维模型。
想要建立多元的思维模型就先从我说的阅读方法和记笔记的方法坐骑,这两点做到了,再继续其他的方法,多元思维模型总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