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写作,估计好多人都会头疼,至少我是这样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却不爱写。看到别人文采斐然,写文章一气呵成,我煞是羡慕。能够日更的人,那份自律与坚持,更是值得我学习。
李镇西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写作对一个老师而言,如同阳光雨露对于庄稼那般不可或缺。他还提议,如果感到无甚可写的时候,就给学生写信吧。给学生写信?这个提议听起来不错。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对他们是再熟悉不过了。
今天又看到一段关于写作的趣话“有时,我们写东西感到无从下笔,是因为我们爱的不够。爱学生不够,爱教学不够。拿出与恋人谈恋爱的精神,茶不思饭不想的恋,“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对学生如初恋”的恋。特殊的学生给特殊的爱,细雨无声的爱。爱到深处是境界,爱到深处是享受,爱到深处出成果,爱到想起“角落里”的学生就牵挂,想起哪些学生就有写不完的东西。这时候就感觉写作不难,写作幸福”。
郝晓东老师在《教师专业写作进阶之路》的讲座中讲到,支撑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思考是本质,输入是关键(每天阅读1小时,从书中汲取精华),输出是结果(写作是门手艺,三天不练手生)。写故事写观点:人天生爱听故事,观点提升认知。
是啊,有输入才有输出。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读书=读+书,我们只有认真去读,才能书写出更多有意义的文字。
说完老师,再来谈谈学生。作为学生,写作文也是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从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们写日记,这对入学半年、刚接触拼音汉字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不小。学生们的内容全是流水账:“今天我来到学校,第一节课是语文,第二节课是数学,……上完课我就回家了。”不过,能把句子写通顺已经不错了。
到了二年级,学生们开始接触看图写话题。他们出现的第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观察不认真。如,一幅画上有太阳、白云、小鸟、花草、蝴蝶、小女孩,他们在写话时就把蝴蝶白云给自动忽略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字数偏少。此时的他们还不太会把简单的一句话写长,只是把图画中的东西简单地罗列出来。如,他们会写到“地上有小花小草,花朵上还有一只蝴蝶”。如果这样写“松软的泥土里生长着绿油油的小草,美丽的花儿露出笑脸,花香吸引来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看,这样写不仅增加了字数,内容也更加生动丰富了。
马上就要到寒假了,怎么才能把寒假作业布置出新意呢?什么样的寒假作业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呢?偶在一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条——每日一拍,配以文字,记录寒假生活。嗬,心里窃喜,这项作业不错,于是赶紧布置给学生。
看孩子们的寒假作业。
图中有我,有图有真相,我手写我心。既勾起了美好回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这下不怕无话可写了吧。虽然同学们还没有做到更好,但进步还是不小的。
升入三年级,学生们就开始正儿八经地在大作文本上写作了,字数也要求至少300字。从之前的片段描写到现在完整的一篇文章,我一直觉得难度挺大的,对学生们来说,写作文真是一件痛苦的事。练习题后面的作文题目偶尔不给他们布置,学生们便欢呼雀跃“老师万岁”了。不过,你会发现,平时爱看书的孩子写起作文来,一点儿也不犯怵,不仅主题鲜明,而且用词优美。
下学期开始,疫情把学生困在了家里,但他们的作业可不能被困住。我通知学生们把写好的前四个单元的作文送到学校,然后我开始逐篇修改起来。记得第一本作文,我用了两个多小时,看着被修改得密密麻麻的作文,我颇有成就感。我反复叮嘱同学们:“这些作文是我们合作的成果,它们已经变得语句通顺、字数达标、没有错别字了,大家一定要再认真誊写一遍,然后背过,下次遇到同题作文时,直接从脑海中搜索现成的文章,省时省力。”不久后的一次测试中,果然就有前四篇作文中的一篇。可看着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真可谓五花八门,问题多样。原来我做得精细无比,而孩子们却并不在意。顿时,一股怨气直涌上心头。“或许我的修改思路、用词不符合学生们的胃口”,这样想,心情又稍微平复了一些。对学生们来说,作文是一个大难题,什么时候能爱上写作?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