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场学校 安爱君
12月16、17日,我们怀揣着期待与向往,迎来了伊川县余映潮专家工作室第六次培训活动。室外,天气寒冷,但在实验小学的明德楼里,我们工作室老师们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因为余映潮老师的到来,犹如冬日里一轮暖阳,给我们带来的是知识的光芒。
我们这次培训是以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写作教学为主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主题是 “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指导的技能”,强调课堂教学中的三个要素的落实:语言学用;技能训练;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余老师对学员的要求是:“这次的作文课,一律上成‘构思指导’课。即,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构思指导。不能上成‘片段作文’课。”余老师给出了讲课老师要讲的每个年级的训练标题,这是工作室成立三年来的最后一次活动,每一个成员的心里都倍感珍惜。
一、活动准备
因为这次活动该我讲课了,自从2019年7月3日张利格校长在群里发了第六次活动计划后,我就不断的在研究选择主题,经过反复思考,我最终确定讲四年级《记一次游玩》。由于我没有听过余老师的作文课,无法入手,为了深入领会余老师运用范文引路进行构思指导的作文教学思想,我在网上购买了余老师著作的《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和余老师主编的《写作教学的智慧》两本书,认真拜读后教学的思路在我心里逐渐明晰起来,我准备通过范文从顺序、重点、特点、穿插、抒情等几个角度来进行引导构思。
经过几个星期的搜集资料和设计,教学设计终于完成,作业交给余老师后,心里有了许多期盼,盼望着早点看到余老师的评语。余老师给我的教学设计评价是:“有了自己的尝试。运用了范文引路的方法。可。范文不足以表现‘游玩’,需要适当地调换。”给我的论文评价是:“写得好。文笔生动,体会真切。”看着老师的评语时,心里感到特别幸福!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选范文,适时调整,尽最大努力上好这节课!
日子在一天天的期盼中终于来到了今天,我的课安排在今天上午第二节。这节课我是这样讲的,教学设计分三个板块,板块一是范文引路、品析美文;板块二活动二 概括方法、总结技巧;板块三是训练构思、练习表达。
二、教程观察
课后余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分为教程观察和范文借鉴两部分。
余老师对我的评价是:这节课,教师对范文研读细致,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对范文的写作技巧进行了提炼。课的导入部分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类型是一种新颖的说法。对“游记”的写作指导没有突现对“景点”的关注,没有突出“移步换景”和“定点观览”的重要构思技巧;学生读范文的时间不足,课中对学生的追问多,不少看法都是被“追问”出来的;没有学生课中笔记。
三、范文借鉴
余老师针对《记一次游玩》如何进行构思训练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记一次游玩,即游记写作。因为是小学生作文内容,要进行的容易些,有趣些,所以说“游玩”。范文借鉴部分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范文,并进行了写法提炼。
小学语文教材中游记写作四法:
《颐和园》 移步换景
《观潮》 定点观览
《桂林山水》 多角度概说
《长城》《山海关》 虚实相映
还有《海上日出》 定点观览,反复多次写一种景象
还有《山中访友》 移步换景,暗写记游,妙用人称
第一层次训练内容:游记五写
起笔概写
接着交代(或铺垫)
移步换景(或定点观览)
点面结合
收笔抒情
游始游中游后三层次
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第二层训练内容
重点写“一”景
重点写“二”景
重点写“三”景
重点写“多”景
重点写“店面结合”之景
写“一”景《登上企鹅岛》《三亚落日》《观潮》《海上日出》
写“二”景《记金华双龙洞》
写“三”景《杭州西湖》《七月的天山》
写“多”景《奇异的植物世界》
写“点面结合”之景《黄山奇松》
四、课后思考
余老师在17日上午为我们呈现了两节作文构思指导课,分别是《写一件事——学写构思优美的记叙文》和《学写微型咏物美文》,下午余老师带给我们的讲座是《小学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师的积累》。认真聆听后,留给我的是对自己的教学深深地思考。
(一)陷入“文体”、跳出“文体”
余老师为什么会对《记一次游玩》有那么多层次的构思训练?我觉得那是因为余老师拥有了一定的高度,他能够跳出“文体”,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进行构思。而我在进行构思教学设计时,深陷其中,只是想到顺序、重点、特点、抒情几个构思训练点,而这些训练同样适合其他文体,不能突出游玩这个文体特点。我为什么就找不到余老师给我们解读的训练层面呢?就是因为我站位太低,深陷“文体”之中,思路狭窄,不能跳出“文体”来看“文体”,根本原因还是我知识面太窄了,文学知识积累的也很少,导致我找不到范文中的构思训练点,设计不出有文体特点的教学设计,所以以后我要多学习,多阅读,多积累。
随着不断的学习,我也渐渐地认识到,让阅读与写作链接起来,是作文教学的有效之法。我们教师要有写作意识,要从教材中挖掘实用的写作要素,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有过程的指导。纵观教材中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魂、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美的构思。我们的写作构思就是一种“打开”,我们只有不断为学生打来一扇扇写作的窗,学生才可能描绘出多彩的天空,在广袤的天穹留下飞过的痕迹。
(二)“学本课堂”与“师本课堂”
余老师在评课时,曾多次提到我们讲课老师有的环节都是为了老师的“教”而设计的,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培养。这让我想起了在重庆培训时,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培训部王霜老师讲的《学本课堂改革建构研修共同体》。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些环节的设计还停留在师本课堂的层面,作为老师,我们要经常思考“我们为什么而教”的问题,余老师在评课中告诉了我们答案,课堂上一切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每一个活动都要落到实处,这才是我们训练构思的目的。
(三)“学问背景”与“教学技艺”
余老师说教师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是:增强学问背景,苦练教学技艺。智慧的有能力的老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效、高效的语文教学,从而让课堂灵动起来,扎实起来,丰美起来。余老师对每一种文体的构思训练都能提供出大量的美文和多种层面的设计,这不仅跟余老师深厚的学问背景有关,也体现着余老师娴熟的教学技艺。于老师能够积累那么多的美文,提炼出那么多的写作技法,凝练出那么深厚的教学技艺,我认为这些坚持的背后都源于两个字——“耐力”,余老师在他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话:“耐力是一种智慧”!我们要从余老师身上要学习的太多太多,耐力、勤奋、勇气、学识……
回首师从余老师学习的三年时光,留下的都是一步步成长的足迹。在这结业的时刻,望着余老师苍白的头发,和蔼的脸庞,我感觉时光太匆匆,心中溢满深深的留恋,余老师灵动的课堂、严谨的教学精神、激情的追求将永远激励着我向前走。当我拿着《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请余老师签名时,余老师紧紧握着我的手鼓励我:“安老师,你进步很大!”我知道这是余老师对我的殷切鼓励,我一定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永远学习余老师——“一直向前走,让梦想牵涉着生命的脚步,坚持走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心中默默祝愿余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