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骆驼祥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著,可是我还从来没有认真阅读过这部作品呢,一方面因为上学时资源匮乏,不像现在的学生可以人手一本随时翻阅,长大后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还有就是因为熟知这本书的故事梗概讲的是生活在旧社会人民生活的凄惨与无奈,而老舍先生的文笔又是出了名的朴素真实,因此会下意识的想回避,不想看它,不想让自己感到难过。
这个寒假响应政府防疫要求和公司号召,全家留苏就地过年,多了难言的思乡苦倒也免去了往年的旅途劳碌累,闲暇之余翻看孩子的寒假作业有阅读《骆驼祥子》这项要求,想起鲁讯先生的一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于是不再回避决定静下心来好好跟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好书。
阅读《骆驼祥子》仿佛是与一个脸熟的人重新进行深度认识的过程:
首先通读全书了解到祥子原来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积极向上,想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生活的青年,在旧社会老北京城里作为一个车夫,因为一次次惨痛经历带来的挫败感,他的人生和周围其它车夫一样渐渐走向幻灭与沉沦的悲剧故事。
祥子们的生活是旧社会老北京城里无数车夫人生的缩影,以这些车夫生活轨迹为线索,同时也牵出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物艰辛的生存状况与一些扭曲的人性特征:
祥子通过努力买到了第一辆车,却因为无端被大兵掳走截去,所幸他在逃跑时顺势牵走三匹骆驼换得几十元,也因此得名骆驼祥子,开始他在城市里第二次的努力拼搏。这里的大兵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抢车掳人,反映出当时时局动乱,民不聊生,也预示了同行的“祥子们”后续更加悲苦的人生。
除了拉车的“祥子们”以外,其它阶层的人物也各有苦处,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为人耿直,性格刚烈,要面子却也有着资本家特有的苛刻,剥削本性,因不愿积累的财富被祥子继承,宁愿与亲生女儿决裂,直到听说女儿死去的消息,才真正的感到失去亲人的孤寂与悲凉;再说车厂老板女儿虎妞,不讲仁义又粗俗凶悍,贪婪自私却对祥子真心实意,然而最终还是为一已私利,欺骗祥子与之成婚,又因为懒馋爱享受影响生产而丢了性命。
曹先生是祥子遇到最好的雇主,是一位民主人士,待人宽和,但也徒有一腔谦和友爱之心,却只能将这种清明的思想用在自己的小家之中,无法改变和护佑家外偌大而又凌乱的社会,虽然多次帮助祥子重新生活,最终依然无法救赎那病态社会下哪怕只是一介车夫的祥子,自己也曾经因为所谓宣传过激思想被人告发,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曹先生这样想独善其身也是很难做到的。
小福子是一个善良又可悲的姑娘,已经自暴自弃的车夫父亲酗酒成性、穷困潦倒,将她卖给军官,军官调走后再次回到家时母亲已被打死,还有两个年纪尚幼的弟弟需要养活,被迫卖身养家,最后没有撑到祥子去接便在非人的煎熬与无望的等待中上吊自杀,身世凄惨令人扼腕唏嘘,然而在那时,社会上又有多少像小福子一样善良又苦命的人呀!
小福子曾经的军官丈夫是当时一部分权贵的代表,每每调到一处,花几个小钱买一良家姑娘,当保姆下人差遣,调走时不管不问,毫无良知情份。
孙排长即后来的孙侦探则是军队权贵下面的阶层,行为较之军官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这样一个个“孙排长们”,直接毁掉了无数个“祥子们”对生活的希望,或有意或偶然,一有机会便将穷苦人搜干刮净。
除了以上几个人物、阶层代表,还有负义激进的阮明,从开始对老师的检举到后来被祥子告发,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又有人为自己的利益加害于他,整个社会关系链上充斥着自私自利,互相欺压,麻木冷漠,唯有穷人之间那一点点相互怜惜的弱光,无法照亮他们艰难前行的路,似曹先生一样难得的宽厚仁和也只能有限的温暖身边的个别人,在祥子得知小福子自杀后理想再次破灭,曹先生所能提供给祥子那短暂的安顿也便失去了意义......
人到中年读《骆驼祥子》,不仅仅了解到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满目疮痍的社会,更能从先生行文中细腻的人物及心理描写里找到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自己,从祥子面对困顿时内心的希望与挣扎体会生活的不易。忆苦思甜,想到由无数英烈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和平生活,想到当今社会翻天覆地的文明进步,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在心里慢慢变小了。
祥子开刚开始从军队中逃出的路上,一直提到想尽快进城,而且只想着再进北京城,体现了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依恋,哪怕当时的北京城里也充满了苦难,但是它仍然会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承载着万万千千的生灵在艰难困苦时想再次能够投入它的怀抱。忆远思近,想到自己远离家乡,多年来生活在苏州这座同样古老的城市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园一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依恋,在某种程度上和祥子当时对北京城的情感是共通的吧。但与祥子那个时代不同,如今和平民主年代里的城市,一天比一天更加温情而包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有尊严,孩子们有着美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专业负责有情怀有关爱的老师和棒棒哒的同学们,他们在这里向阳而升,绽放着自己的青春。
读《骆驼祥子》,了解一段艰难的历史,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