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成绩好不好,首先是天赋水平如何,其次是后天环境怎样。天赋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后天环境促成可能性的实现。至于未来的成功,学习成绩决定不了太多,反而是非智力因素和机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天赋这玩意儿有点玄乎,存在着又有点不可捉摸。《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老夫子说得很明白,天才和弱智几乎不可改变。智商欠佳者,特征明显,无论外貌还是言谈举止还是比较直观的。难就难在天才的特征不易辨别,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别人的老婆”,视角的有偏性,导致许多家庭砸钱也要催生出自己孩儿的潜能来(暂且不论是否恰当)。更何况中国的文化中,“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好的一面是催生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足的一面是导致不少家庭死磕学习成绩。美国和中国这方面侧重点不一样,美国稍微强调天赋的差异,中国更为看重后天的塑造。作为心理工作者,尤其是专业方向是心理测量,我既尊重个体差异性,也相信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有一点必须提醒父母,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从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就可以看得出来,有人数学满分,有人永远突破不了最后一道题。如果高考985录取率在5%左右,置换成智商那就必须在125左右,虽说智商和成绩不能简单划等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智商100左右的人考上985的概率很低。死磕学习成绩意义不大,还不如回到传统的做人教育。人的品质过硬,安身立命应该没有问题。
或许是做学习心理多年的缘故,可谓阅人无数。见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60道题全对的孩子,有一次感觉考砸了心情不好,我说:“估计这次题比较难,你都觉得难,别人也可能做不出来”。没有想到他一句话让我铭记一辈子!
“题还有做不出来的?我只有状态不好的时候。”
我当时无言以对!智商平庸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我有一次遇到一个盲拧魔方速度位居世界前十的孩子,我说你的数学成绩是不是很好吧?我向来以为,棋类、魔方等一些智力游戏和智力相关度比较高。比方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后来就读了心理测量学泰斗张厚粲老师的博士。那孩子当年高二,很自信地回答说:“我的数学成绩一般都在147以上!”
但是,这些牛娃从未伤害我的一个信念“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不必用一个尺度度量孩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便平庸到几乎看不到孩子能力上的亮点,家庭教育尚可在孩子的品行上下功夫!我不相信,世界会亏欠一个品行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