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阅读小说,但也有很多人读完之后只能记住小说讲了个什么故事,其他就说不出什么了。或者不理解一本世界名著到底好在哪里?那么,如何才能吸收一本小说的精髓呢?以及如何更快地理解小说呢?
翻开小说第一页,就能获得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熟悉这本小说,总结起来,主要有17条,如下:
1、文体。长句还是短句?简单还是繁复?有多少修饰语——形容词副词等等?比如海明威就喜欢用短句,而且不喜欢用副词。
2、腔调。小说的腔调是忧伤的,就事论事的,还是讥讽的?比如《傲慢与偏见》的开头“有一条真理举世公认:拥有大笔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个妻子”,就是腔调的杰作。
3、情绪。这和腔调有点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腔调表示语调听起来如何,情绪是指叙述者对自己的叙事有何感觉。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第一人称的叙述中所含带的情绪是惋惜、内疚甚至愤怒。
4、措辞。小说使用了哪一类词语?它们是寻常的,还是罕见的?是易读的,还是晦涩的?比如《发条橙》里,安东尼·伯吉斯说的是他自创的语言,有英语俚语、俄语等成分。
5、视角。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是全知叙述还是客观叙述?比如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采用了第二人称叙述。
6、叙述的在场。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参与者,还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谈论主人的仆人?一个谈论迫害者的受害人?一个讲述自己罪行受害者的罪犯?《老人与海》中,叙述者就是以为客观而冷静的旁观者。
7、叙述的态度。即对待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叙述者是如何看待小说的人物和行为的?《傲慢与偏见》中,叙述者的态度就有些顽皮。
8、时间框架。所有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当代还是很久以前?小说时间的跨度是长还是短?如果叙述者是小说中的人物,那么小说中他在经历人生哪个阶段?比如《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9、时间的掌控。在这部小说中时间行进得快还是慢?讲故事的时间就是或者接近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是很久以后?比如古龙的小说里,所有事情往往发生在几天之内,此时时间就被放慢。
10、地点。地点可以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也可以是故事本身。如《老人与海》中的大海。
11、母题。或者叫主旨,动机。指一再出现的事物。可以是意象、动作、语言方式,或者任何一再发生的事情。比如《百年孤独》中的各种奇迹和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数次侥幸逃脱。
12、主题。指小说的思想内容。绝大多数侦探小说共有这样的一个主题——罪行将被揭露,没人逃脱惩罚,秩序无往不胜。
13、节奏。作者是将信息脱口而出,还是有所保留?是直接陈述,还是将其隐藏在一堆从句中?一部小说中有两种层面的节奏:行文节奏和叙述节奏。叙述节奏需要花点时间才能确立,但行文节奏在开篇就立刻显现出来。试看芭芭拉·金索沃《毒木圣经》开头:
来想象一片废墟,这废墟极其怪异,肯定从来就不会存在这样的地方。
首先,勾勒出森林。我要你成为它的良知,成为树之眼。树就是一列列滑溜、条纹状的树皮,犹如肌肉发达的兽类,毫无理由地疯长着。每个空间盈满了生命:精致而有毒的蛙,斑斓得有如骷髅,紧紧相拥交媾,将珍贵的卵分泌到滴水的叶片上。藤蔓紧缠着自己的同类,无尽无休地角力,好迎着阳光。猴儿在呼吸。蛇腹滑过树枝。
这是怎样一种节奏?平静、慎重,几乎从容不迫,但是,每个细节都是一个警告或者威胁。
14、步速。我们会走得多快?试看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开头:
在某些情况下,所谓午后茶点这段时间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活中这样的时刻并不多。有时候,不论你喝不喝茶——有些人当然是从来不喝的——这种场合本身都会给你带来一种乐趣。在我为这简单的故事揭开第一页的时候,我心头想到的那些场景,就为无伤大雅的消闲提供了一副绝妙的背景。这是在英国乡间一幢古老的住宅前面,草坪上陈设着小小的茶会所需要的一切,时间正当盛夏。
这不是一个百米冲刺。段落里每件事都说得很“从容”——长而抽象的词语,“有些人当然是从来不喝”的插入语,叙述不会比它所描绘的事件更匆忙的感觉。
15、期望。
作者的期望。小说希望我们在阅读时付出什么程度的努力?我们为读这本小说要准备多少信息?一位理想读者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读者的期望。我们想读那本小说吗?我们赞同那些词语的选择吗?我们希望那小说做什么?
16、人物。人物不会总是在第一页出现,但出现的概率比不出现高。而更经常的是主要人物会出现。
17、导读。以上提到的所有元素,都是为了教会我们,小说想要如何被阅读。小说第一页不一定会呈现出以上所有信息,但即便只有十来个,也将组成相当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导读。
ref:《如何阅读一本小说》Thomas F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