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鸣凤乔
1-
《湮于人海》是文友迎风而立的异乡人的一篇小说,早就想写一篇书评,这段时间忙七忙八没得空。
春节前的一个夜晚,我曾略读了一遍小说。读罢,总感觉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在心底,挥之不去,这是小说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昨晚决定动笔,于是又精读了一遍。
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些年,那些人,还有那些花儿……曾经在自己的生命里繁华过。
过去的一切,总有一些人让你忘不掉,总有一段情让你刻骨铭心。
小说《湮于人海》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
黎亚明由于中考失败,从湖南来到湖北远房舅舅那里复读初三,在那里他和邹益志相识了。
邹益志既骄傲又张扬,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他也懒得和同学们周旋,我行我素。
他很欣赏黎亚明,主动对黎亚明好。刚开始黎亚明也不喜欢他,表面维持着所谓的友情。
其实怪不得邹益志骄傲,他有资本啊!母亲是教育局的干部,父亲在医院工作,家境殷实,人聪明,成绩又好……想不骄傲都难。
由于他的高傲和随心所欲,在学校里基本没有什么朋友,大家都离他远远的。他不在乎大家对他的看法,唯独欣赏黎亚明,对黎无话不说,无怨无悔地付出真心。
或许在他的心里,认为友谊不能贪多,有一二知己就好。
黎亚明没有考上中专,邹益志也放弃了重点高中,和黎亚明一起读普通高中。
初入高中,黎亚明在黑板报上寻找班级的时候,看到了突然出现的邹益志。那一刻,他是惊喜的,也是感动的。不觉中,他已经接受了邹益志,已经在心里把邹当做了真正的朋友。
邹益志考上了军校,前途一片光明。
黎亚明却落榜了。他不想再复读,虽然老师鼓励他再复读一年,但是家庭的重担像座山一样压着他。
他决定去工作,曾做过纺织厂工人,代课老师,也种过地……吃过很多的苦。
两个人不在一起的时候,是那本《我承认,我曾历经沧桑》的书给了他无穷的力量,那本书是邹益志送给他的。
是的,黎亚明的经历是坎坷的,沧桑的,他和邹益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后来,黎亚明去了南方,事业和生活越来越好,最后苦尽甘来。但他心里总是会想起邹益志,想他们在一起时美好的日子。
黎亚明落榜的时候,邹益志曾说过要资助他继续复读。邹益志在军校,吃穿都花不了多少钱,所以手里有余钱。
“放心,我给你寄生活费来。现在我不需要生活费,我们除了学杂费全免每个月还有生活费发,不需要家里给钱,我也还有。”
他把黎亚明已经当做亲兄弟一般对待。这样的对话如此云淡风轻,丝毫不矫揉造作。令人感动。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把闲钱拿出来给别人用,即使是亲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不计较,不在乎。邹益志对黎亚明,就是那个不在乎金钱,友谊至上的人。在邹的心里,任何身外之物都赶不上他们之间的友谊。他是真心希望黎亚明好的。
最让人感动的还有98年的那场洪水。洪水肆虐无情,黎亚明失去了一切。绝望之际,邹益志出现了。
“黎亚明,是我啊!走,跟我走。”
“黎亚明,你看你这个样子,不怕,我来了!”
“我是今天一清早看新闻看到的,马上就赶来了,到这是中午。我好着急啊!”
“好了,好了!人出来就好了。不哭了,现在不是好了嘛!走,去我学校吧!”
在黎亚明面前,邹益志倒像个大哥哥,完全没有在学校时的耻高气扬。
在黎亚明最无助的时候,他收留了黎。后来黎去了南方,事业有了起色,又来到邹益志的城市工作。
黎亚明想,自己来了,邹益志一定开心得不得了。但事与愿违,邹益志的态度让他大惑不解。
邹益志变得越来越神秘,不让见面,打电话闪烁其词,问他的状况也不说,还不让去找他。黎亚明隐隐地感觉到发生了什么。
最后真的发生了事情,如文章开头所说,电话,微信通通联系不上,邹益志人间蒸发了一般。
小说以30年的跨度描写了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节奏平缓,娓娓道来,就像多年老友之间的对话。 文字朴实无华,读罢回味悠长——这就是生活本真的模样。
3-
他们相识的时候,黎亚明16岁,16岁也是男人的花季。
黎亚明学习好,作文好,人瘦瘦高高,很有文人的气质。但是家境贫寒,努力学习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再就是想跳出农门。
贫寒的家境造就了他坚强隐忍,善良宽容,自尊自爱的性格。
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们的好学友。
邹益志看他的作文,他拗不过。但当他得知邹益志获奖的时候,明知道作文被邹益志抄袭了,却只想息事宁人。老师问他事情的真相,他又不愿意出卖朋友。
同学们每到月底钱不够花了,都找他借钱,他再找邹益志,因为邹益志有钱,又只给他面子。
邹益志比黎亚明小三岁,他很高傲,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也难怪,他太优越了,又那么优秀,即使不努力都可以读重点中学(他妈妈在教育局工作。)但他不需要这些,他的聪明才智足以支撑起自己的梦想。
这样看来他骄傲也不足为奇,但他也需要友谊。众多同学中,他唯独对黎亚明情有独钟,欣赏有加。
在他们的友谊中,邹益志主动的多一些。开始的时候,黎亚明是不相信他的友谊的,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渐渐地发展成最好的朋友——一辈子,一世情。
但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上帝有的时候也很偏心,邹益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路都很顺利。而黎亚明却在另一条荆棘路上,辛苦奔波。
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刻画相当成功。两个世界的人对比着闪亮登场,一亮一暗,一动一静,一庄一谐……
邹益志家境好光鲜亮丽,黎亚明却贫穷灰暗……
黎亚明终日学习,最后落榜;邹益志看不到怎么用功,却考上了重点大学。
邹益志给黎亚明看毛片,邹控制不住去卫生间打飞机,嘴里还嘟囔着。乍一看邹怎么这么下流,但细想起来,这正是他的真性情。青春期的男孩不都是这个样子啊!
他在黎亚明面前是透明的。而此时的黎亚明也正当年少,却懂得克制,他的压抑也是他内向的性格使然。
人都有狂放的那一面,有的人有资本,就任由不羁自由发展,认为那就是正常的生活,就像邹益志。反之,另一种性格的人却只有克制,因为生活需要他投放精力的地方太多太多,比如黎亚明。
关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很真实,关于人性方面没有盲目的歌颂,也没有无端的批评,只有真实的客观描述。这也是小说成功且吸引眼球的一面。
平淡中的真实是最抓人心的,虽然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流涌动。
黎亚明和邹益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彼此欣赏,相互互补成全了他们的友谊
4-
黎亚明总是觉得有种奇妙的东西连着他和邹益志。
他从他自己的省去到邹益志所在的省去读书;邹益志又从自己的省去到他的省读大学;邹益志去了江省,现在黎亚明也要去江省了。
黎亚明甚至觉得缘份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命运像一根看不到的线,连着两个人,扯都扯不断。
但那么好的友谊为什么发生了变故呢?开始的时候那么美好,尽管黎亚明的人生颇多周折,但正是那些坎坷,验证了这份友情的真挚。
文章中多处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无奈,感叹人生的无常。虽然两个人分开了,但他还是感觉在茫茫人海中,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沧桑,就像那本书——《我承认,我曾历经沧桑》一样,黎亚明有他人生的沧桑,邹益志也有他自己的沧桑。作者没有具体说邹益志都经历了什么,但在字里行间,好像也看到了答案。
他不让黎亚明去找他,也不告诉黎他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具体做什么……每次通话都是情人、票子、欲望和一些乌七八糟的话。
黎亚明猜到了邹益志躲着他的原因,心中既牵挂,又很理解。
他想邹益志一定很无助,想到邹益志的孤独,就想起自己落榜后的那个下午,世界末日般的绝望。是邹益志在身边陪着他,给他温暖和力量。
他心疼邹益志也陷入到那种孤独绝望中,很想也能给予邹力量。却做不到,心中更加悲伤。
造成邹益志今天这样的果,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因。
逆着文字往前寻找,他从小的开放式教育,优渥的生活是他腐败的温床。尽管他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自制力却很差,过分崇尚自由,有一些放纵。
如果从小他就能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遇到权力金钱或者美女等各方面诱惑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自控力,最起码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写到这里,作者总是很自责,认为自己如果早一些提醒邹益志,可能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结果,但是哪有那么多如果。
其实想找一个人很容易,但你却找不回一个存心躲避你的人。此时的邹益志已经身不由己,作者的不打扰也是一种尊重。多希望他能一切平安,他们还能在一起话从前啊!
5-
从文章里还可以看出年代的影子。小虎队的《爱》,谭咏麟的《像我这样的朋友》,汉城奥运会主题曲都是70年代出生的人的青春。这样的文字,70后看了会不自觉地回忆过往;年轻的人看了会充满好奇心,原来那时候就是这样的啊!
但每一首歌的出现都在为主题服务,在为人物的内心服务,镶嵌得恰到好处,不禁为作者的高明点赞。
还有港台影片对大陆的影响,比如说,互相称彼此为“色”,周色、黎色这样的称呼都是那时候港台电影里的,翻译为英文应该是“Sir”。
再有98年的大洪水,那是历史的大事件,更能说明很多问题……
小说在谭咏麟《像我这样的朋友》的歌声里结束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作者依旧在寻找,手机不敢关,睡觉放在枕边……那是因为他心里的友谊之火还在燃烧。
6-
作者是微信70后群里的一位男士,是一个很绅士的人,比较重感情。在这样浮躁的社会,内心纯净,孩子气,是多么弥足珍贵的情感,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然而也只有这样真性情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温暖安静的文字。似一股清流,又像一朵素雅的花,淡淡的,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