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故事课》的第一本“讲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全书共十二节课,有理论,有技巧,还有很多实用切题的故事来讲解。很容易一路看下去,看的过程中延展记住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看完之后还有想法和兴趣要去练习。看一本书,能有这样的效果,对我来说,难得。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人,74年生人,学过编剧,干过广告,写过小说,做过培训。在小说界、培训界都很有名气。一直觉得台湾人很会说,口才都很好。综艺节目里的主持人是这样,工作中遇到的同事也大多如此。他们很会从”情“出发,搭着七七八八的身边事,再配着台湾人说话特有的慢节奏,很有娓娓道来的意味。虽然没有看过作者的视频作品,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丰富的故事储备,敏捷的思维,朴实不空洞的语言,相信他的讲的能力也很强。
书里的十二节课,前三节在讲故事的基本公式“靶心人公式”“努力人公式”“意外人公式”。接下来说了故事的应用场合“自我介绍”“打造自已的品牌”“用故事逆转胜”,然后介绍了什么是顶级的故事,就有了“史上第二厉害的故事”和“预言有可能成真的故事”。重头戏还是专注于故事怎么才能讲精彩,谈到了“相似物转场:故事的强力胶”,谈到了“故事的36种剧情模式”,打乱公式里各环节的顺序,就有了“三分钟说5024个故事”,再套上万变不离其宗的36种剧情,就可以“三分钟讲18万个故事”。能做到这样,真的,这讲故事的水平就彻底上天了。
讲故事这事,有天分固然是好,可是更多的是靠自已的练习。网上看到作者介绍,他在开始写小说的时候,由于每天下班回家就已经七八点了,工作的疲惫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在晚上进行写作。他居然跑到药店买了安眠药,每天回家强迫自已入睡,凌晨两点起来写作。这样,每天就有了固定的5小时的写作时间;这样,他坚持了很久;这样,他一个工科生,拿到了台湾文学奖,成为了小说家,编剧,导演,演说家这一系列的身份。
有天分尚且还需勤奋、行动、坚持,天生短板的就更需要如此。讲故事,有技巧套路,也要有素材积累。今天开始,就先把故事储备起来,用一个刚看到的小故事结尾吧。
-----------------------
陈阿土从小在农村长大,没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跟着旅游团出了国。住宿条件很好,一人一间。每天早上,服务生都会敲门来送早餐,问候一句“Good morning”。陈阿土不懂英文,大清早上也找不到人问,只能猜想。在村里,陌生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先问“你叫什么名字?”于是,陈阿土就大声回答“我叫陈阿土。”接着三天,早上都是这个服务生,每天都会问候他这句话,陈阿土每次也都同样回答。他觉得服务生太笨,就跟导游说了这事,顺便问了这句话的意思。搞清楚之后,他很不好意思,反复练习了英文的发音,想要得体的回答。第二天早晨,又是这个服务生来送餐,没等对方开口,陈阿土先大声说道“Good morning”,服务生楞了一下,马上回答说“我叫陈阿土。”
一个看着有点好笑,看完又有点启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相处,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要培养自已的影响力,去影响你想要去影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