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容付费平台不断崛起,许多人都纷纷跟上了为知识买单的潮流。
你是否也看了很多总结性的内容、听过了很多书、上过各种网络课、参与了很多线下讲座,开始学着转述大咖的概念和名言。
现时代各方面思维认知升级已成决定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自己与人生赢家的差距就在于认知水平的高低。
认知不足时,升级自己的认知就成了当务之急。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把别人认知升级后的输出理论,当成金科玉律;把鸡汤式的励志言辞,当成醒世恒言。
那么伪认知出现时会有什么症状呢?
1.学了很多知识还是原地不动,误以为自己了解了。
2.当我们升级的是伪认知时,会不断加重自嗨和焦虑感且重复不断的购买课程。
经调查,知识付费平台头号目标用户就是那些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需要补充大量的阅读素材的人,而市场上的素材又不断的通过新词进行产品包装,再以一个看似全新的概念形成知识产品出现在用户的消费范畴中,再加上知识付费的市场教育从而促进交易行为。
当新知识内容和产品体验可以带来即刻满足时,又会加重购买行为,一旦加重购买行为就显现了急功近利的特征,以为买课程,知识就是自己的,买了很多课程但又无法消化转而变成囤积症,最后就会变成越努力越焦虑。
任何不以可行性行为做支撑的所谓认知升级,都是伪认知升级,其充其量就是缺乏客观性的急功近利。
曾经有人测试,当人们的认知边界较为局限时,突然被一大堆信息轰炸且重复出现高频的词,即使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也会因为它出现的次数以及信息过载导致一个人为该认知概念建立新的记忆,从而失去了真正的判断力。
3.当我们用着一些过去自己不会用的词,特别是泛词、新词、大咖名言时,就是需要我们启动辨别能力的时候了,帮助自己唤醒意识辨别哪些属于伪认知吧。
傅盛的《认知升级三部曲》有一个理论:
人的认知状态有四层,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95%以上的人都处于第一层,这也是大多数人都碌碌无为的原因。而人的认知升级过程,其实就是从第一层向第四层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执行力会越来越强,人会越来越谦虚。
但很多人之所以经过努力仍在第一层,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输入的认知加以整合,转化为行动。
所以输入再多也只等同于纸上谈兵,这就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在认知取胜的大趋势下,我们该如何避免伪认知升级,真正提高自己的认知呢?
1.客观认识自我
面对真实的自己,去掉过多修饰的色彩,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2.了解清楚用词概念
多留意自己的发言用词行为举止,当我们用一个新词或者改变不清晰的词时,不断反问和拆解这个词的概念,如果无法清晰解答说明,你对当下所用的词和概念并不理解,由此判定自己只是在做知识迁移的搬运工。
3.选书
选书的时候尽量看知识源头的书籍,比较推荐国外的书籍,国内的新书出的很快,其内容更多需要辨别是否是二三四手作者理解后改版的书籍。
4.求教
找一些对应知识领域的专业人士沟通交流虚心求教。
5.敢于否定自我,及时反思, 每天思考半小时。
6.多实践
实践得真知,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对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准自己的节奏,遵循自己的规律,在执行中一步一步的实现真正的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