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学校里给家庭和同学做活动,包含社团、讲座等。刚开始的时候很紧张,要面对不熟悉的一大群人传播我的知识,讲得好不好、分享的知识是大家需要的吗、大家会一直集中听吗,会想很多细节问题。
第二阶段,熟悉了活动的过程,讲得时候紧张焦虑降低了,兴奋提高了,能分享自己的知识是一种幸福,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才叫麻烦。人的价值也在此吧,从他人身上学习,再能被他人学习。
第三个阶段,焦虑上升,总觉得自己讲得东西不太好,不够精炼,过于复杂。这时候恰好读到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美国讲师,经常主持各种教育孩子的分享会,他根据所学知识写了一本书,大概意思是教育孩子108条。这位讲师后来结婚了,生了第一个宝宝之后把108条删减到48条,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又删减到12条,第三个孩子出生之后他不做讲师了,觉得自己分享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理想。数字可能不太准确,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特点,用单一的尺子去丈量孩子是不可行的。最后他的总结是:家庭教育只有一个字------爱。这是化繁为简、和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有关的一个小故事。
昨天和小学生一起,恰好他们学到《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诗很简洁,作者没有留下博客、微博、微信圈,没有分享他的意思,那么我们感受一下吧。我的感受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一叶舟、风波里,好危险,说不定一会儿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故,作者把复杂的言语用形象化的意境表达出来了。很多老师会要求同学们把详细解释写出来,这种做法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是我来讲诗词,对不起,我比较倾向于不用白话文写出来,熟读即可,能背诵更好,最后再来一个长叹“唉”或低语“太美了”。
我也和初中、高中同学分享过学习经验。也是大家读书时听老师说过的,“把书本读厚了”“再把书读薄了”“再把书读厚了”。我个人理解:书不厚也不薄,第一阶段是练习、做题、写作业;第二阶段是总结,一本书拎出来之后会发现知识点就那么多。一本历史书,在纸上画条直线,在线上标示出年代,再在年代下面添加人物、地点、事件名称、意义,甚至意义也不用写,大概也能写出几条,结果一本书可以在一张纸上总结完的(可以尝试鱼骨图、思维导图,成人也可以尝试画一画);第三阶段是应用,在以前应用还单一一些,政治的就是政治,历史的就是历史。现在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就厉害了,物理生物化学综合在一道大题里面,这就要求对三科目都比较熟悉。在这里,我着重强调第二阶段-总结,会总结的同学能发现学习难度没有那么大。
这个故事和那个跑马拉松的人有些类似,这位运动员会提前把线路跑一遍,会记住中途几个特别的地方,那么把一大段路程分成多个小段,快累的时候脑袋里会发声“嗯嗯前面不远就到中央大厦了”“哎呀我已经过了中央大厦了,不远就是人民公园了”。(不对,题目写的是化繁为简,他的做法是把问题复杂化了,是吧?一大段路,什么都不想就直接跑呗。)(我也觉得和题目不太相符,怎么圆回来呢?)(贾龙说:嗯,这个主要是说总结的策略吧。例如历史,201年、389年、556年发生的事情,用一条线提出来会比较清晰。)
一位老先生年轻时候忙于工作,退休之后爱上玩茶,经常捣鼓茶叶,泡一壶,再写一写心得,文章还比较受欢迎。后来老先生停笔了,和他喝茶的时候问他对茶的理解,老先生说“解渴”。看似哭笑不得的答案,其实也是返璞归真、回归本源。
发现前面那个红色字了吗?还记得它吗?爱,那位讲师总结的家庭教育方法就是爱。
第四阶段,在我孩子出生之后,我也和那位讲师一样,现在能不做家长讲座就不做了,主要是觉得没有什么好讲的,爱啊,爱孩子就是了,让我一个两个小时讲爱、爱、爱,台下的听众早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