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发现班中有个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小男孩又在故意“挑战”我的“智商”和“耐性”了。
刚开学的第一周,他的课堂表现还算可以:自轻松的“开学第一课”后,他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兴趣和希望。每天见我走进教室,很积极地掏出课本,端坐。师生打招呼后,他很专心地听我讲课、积极参与师生或同学间互动,并踊跃举手面向全班展示,给同学们和我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自己也成就感、自豪感和信心满满。一连几天,他都表现出很酷爱学习、酷爱我和他周边的同学。
也许是我对他表扬过频的缘故,他渐渐流露出更大积极性,更加自信和勇敢了。
每逢我说准备挑几组同学表演时,他把手举得很高,并忍不住大声“我,我,我”地叫着。为了照顾到更多同学,我有时满足他的展示欲望,有时则笑笑对他“点头、竖指”示意他很棒、老师已明白他掌握了新知,肯定了他很优秀。
第二周时,他的课内课外表现依然很好。
这周时开学的第三周,从周一到周四上午,我发现他有些小骄傲、小顽皮、小淘气。
有时趁我目视其他同学或转身朝黑板上写字时,他会借机离开座位伸手“轻打”一下他的玩伴,然后又快迅回到原位座好。
我回过头恰好“撞见”那一幕并与他对视时,他故意把身子坐得更直些,且仰着头目视前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令我啼笑皆非,只好甄视他一眼,聪明的他很快耷拉下眼皮,一幅心虚的模样。
过了几分钟,又轮到课堂上提问学生展示阶段了,许多同学都高高举起右手,跃跃欲试,生怕提问不到自己,他却把头埋得很低。
我懂他的心思。令他不防的是,他被我第二个叫到了名字。
也许是碍于面子,他断定出真的是叫他的名字后,猛地站起,高高地仰起头,眨巴几下嘴,用力吞了口唾液,当全班同学都把目光转向他那一瞬间,他突然大声说:“老师!我没有书!所以不知道您让说啥!”
他理直气壮的回答令全体师生一惊、眼睛同时放大了。
我故作淡定:“呃!你的书呢?忘带了吗?以后若遇这类情况,你可与同桌共看一本书。你坐下吧。”
听到让他坐下,他动作特麻利,坐下后又趁我提问别人之机笑着捂着嘴把头伸向同桌“窃窃私语”几句。
下课铃声响了。我囗头表扬和认可了全班同学的课堂表现后,离开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后,我把他近来的所作所为向班主任描述了一番。
班主任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滔滔不绝地说出了他在语文、数学课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并说两科教师对他近来的表现都特不满意。
随后班主任又通知了他的家长下午到校与各科老师交流。
下午第一节仍然是英语课。与上午不同,这节课他桌上有书,听课认真,发言积极,学习效率很高。
下课时,师生都很开心。我是听着同学们此起彼伏的“老师,再见!谢谢你!”的声音心里暖暖地回到了办公室。
正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小憩时,一个又高又大的男士走了进来。班主任示意他我就是他孩子的英语老师,让他听听我对他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和看法。
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并请他就座后,我如实地向他汇报孩子在校前两周的优秀表现,肯定了孩子的种种优点,僻如:情商、智商、学习态度和待人接物等等;委婉地向他汇报了今天上午、下午两节课中孩子的表现,吩咐家长回家后不要指责孩子,要多找机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家长听后很开心,并说他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很淘气。
不久,语文老师也从教室回到了办公室。当我向她介绍了那位家长的来意后,她也很有分寸、很恰当地与家长交流了孩子的学习与课堂表现,我也从中为孩子美言了几句。一次成功的家校沟通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至今,这件事已过去一天了。我只所以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是因那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小淘气今天在校的表现又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我庆幸三方的沟通很成功,更佩服那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小淘气”!
是他,让各科教师与家长都乐意围着他转!
是他,让教师与家长间乐于交流与沟通,乐意为他掏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