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贵姓?
免贵,姓王。
哦,王师傅好。
……
下次碰面时想打个招呼,话到嘴边,却是张口结舌,这位师傅姓什么来着?
满脑子黑线,就是死活想不起来对方高姓。这样的尴尬已经发生多次。
无奈之下,只能问一声师傅好。貌似也无不妥,却心虚得紧,每次错开身子总是自责懊悔不已,明明问过的,咋就没记住呢?
充分调动脑细胞,一切皆是徒劳。因为一句“您贵姓”,只是流于形式,完全成了程式化的礼节,而对于对方姓什么,则完全没有走心。下次一定不能犯类似的错误,却重复了无数个下次,记住的寥寥。
阅读故事或者小说,开始对于文中涉及的一些人物姓名很少能一次记准,只是侧重于故事情节。当文中再次出现这些人名时,就有些晕头转向,不得不返回重新再认识,方能把人和事对上号,关联起来,这几乎成了我的阅读习惯。
曾经应朋友之约赴宴,朋友同时还带了他的其他好友,出于礼节,朋友为彼此做了一一介绍。
我是一个典型的慢热型性子,对于初次相识的陌生人从来话不多,这是性格的局限,自然很难做到“人来疯”,很快与初次相识的人打得火热。一场酒下来已经是七荤八素,哪里还记得住人家姓甚名谁?退一步说,即使记不住全名,哪怕记住人家的高姓,也不至于下次见面时尴尬。
心存侥幸,感觉一次偶然的被动应酬,下次还不知道在猴年马月。酒足饭饱,大家从此各奔东西,也许今生再无交集。
可事有凑巧,时隔一年之后,再次见到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脱口而出,喊出我的名字,尤其后面的那个“哥”,惊讶之余,让我甚是感动和温暖。
不是吗?仅仅一面之交,就牢牢记住了名字,这确实震撼到了我。可是,看着这张还在记忆中的面孔,任我想破脑袋,却是如何也想不起来对方的高姓大名,窘迫之情溢于言表……
这确实是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记住他人的姓名,不仅仅是人际交往中的必要礼节,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有一次无意中记住了朋友的一位同事姓名,只因为朋友的这位同事的名字比较好记,取自于小说《林海雪原》。多年后,当朋友家有喜事摆酒再次遇到,我也喊出了他的名字。感觉很平常的一件事,让我朋友和他的同事啧啧称奇,连声夸赞:哥的记性真好!尤其是朋友的同事,席间频频举杯向我示好,让我惭愧不已。
就我这记性岂敢说好!无非是碰巧而已。
现代人的社交活动频繁,圈子与圈子的交集越来越大,点头之交越来越多,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顾及周全。但如果有心,当留意主人身边的亲近之人,心里默念三遍,最好主动称呼,努力记住他们的名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和同事们打成一片,这种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