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能理解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不同思维,必须尊重理解他们,不能轻易地为他们贴标签。要能做到真正洞悉他们的性格特点,对于我来说还是感觉非常困难的。但是已经意识到独立性并且辅助于行动,还是有所进步的。
每个人都想在一生中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但各人的素质和能力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我们如果能尽量去发掘自己独特的潜质,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一心钻进去,把它当做乐趣,就能在这个方面取得与自己天赋相符的成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三个脑瘫患者的故事为例。这是三个与众不同的男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小时候,都患有终生难以治愈的脑瘫,他们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三岁到六岁的儿童,而且再也不会上升了,此外还有语言、行动方面的障碍。由于患了这种毛病,普通孩子做了十分简单容易的事情,如走路、说话等日常活动,他们做起来,就得费上百倍上千倍的努力才能完成。然而,就是这三个被医生断言为不能说话、不能走路的孩子,后来却都获得了成功。一个成了网络作家;一个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被誉为“脑瘫神童”;还有一个成了歌唱家,不仅参加了数十场演出,还举办了几场个人音乐会。
这三个不同的脑瘫孩子,为什么都能取得连一些正常孩子都无法获得的成功?他们的成长有着什么奥妙和规律?
其实,这一切奇迹的出现,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细心观察,敏锐的捕捉到了他们的独特天赋,并加以耐心培养的结果。
其实并不是,只有脑瘫患者才有这些独特的资质,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天赋能力。但这些能力往往被我们过多的杂念遮蔽住了,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资质。要想发掘出身中潜在的天赋,必须得心灵宁静、相信自己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出来。
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首先是要把干扰、遮蔽心灵成长的东西给清除掉,去掉那些向外界比较分别的妄心,留下如明镜般的真心。
如何才能去掉妄心,留下真心呢?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做什么事,都要保持一点欢欣鼓舞的心情,不为名利而做,只为真心而活。不管事情繁杂或是简单,我都以平常心待之,事情来了就积极应对,事过则如过眼烟云,毫不牵挂,坦坦然然。当你的“真心”浮现出来时,它能让你的整个身心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做什么事都能应对自如,综合素质大为提高。而且心境澄明,在经历了众多事物的磨炼后,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独特的素质,成为真正的自己,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所以,只有当你完全接受自己,摒弃比较分明的心理,让身心沉静下来,才能为心灵打开一扇光明之门,用一双宽容、淡定、明慧的“心眼”审视自己的言行,捕捉到哪怕是看来微不足道的亮点,然后用积极的心态去培养这个亮点,不断用热情及行动来扩充它,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亲们,你是否已经找到自己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