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蝶讲述
假日到公园的河滩上转转,看见好多个青年男女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年轻人男女们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悠荡。我看着看着,感觉连我的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儿时我们放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人编扎的,几根削得很薄的竹篾,用细纱线扎紧那特殊制作的种种鸟类造型风筝,再糊上雪白的纸版,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鹰、孔雀、花蝴蝶等。
我们当时都攀比谁家长辈擅扎风筝,那时我爷爷给我扎的风筝不止体形好看,色彩也很艳丽,因为他擅长画画,做出来的风筝格外耀眼,放飞得又高又远,他还会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在歌唱,在蓝天上空得意飘扬,给开阔的天地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给驰荡的竭尽带来几分疯狂。
我们那时候的同伴,包括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都是我爷爷编扎的。他扎的风筝不但很有讲究,也很费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会花心思去画各种图案,这是他的乐趣,看到孩子们 玩得高兴,他总是愿意自己贴钱买材料。
后来,爷爷的眼睛眼角膜老化,视力开始变弱,但年老的爷爷总是不会忘记我们的美好时光。长大的我们也常常回想起放风筝的年代,特别是嫁到海外的姑姑,每年都给爷爷写信,总不忘提起儿时放风筝的快乐。香港回归之后,他的家信中说到,她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经风沐雨,可那线头儿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果有一天飘得太累了,她很想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
是的,我想,不光是姑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隐形的线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从家乡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
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