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状元,父亲是学者,丈夫是收藏家,家翁是宰相,但是他们的名声都比不上这一个温柔婉约的旷世才女李清照。
她没有因为其美貌而名垂千古,却因大量的率情率性的诗词而备受后人的推崇,甚至被评为第一女词人。
她的前半生几乎是无忧无虑的,一直到她结婚后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她的父亲在朋党之争中倒霉了,而案件的处理者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公公赵廷之。尴尬中的李清照只好一封书信给公公,请他顾及大家的颜面。而公公最终也遭打击,死后三天家产被抄。丈夫赵明成受牵连被罢官,落魄中的夫妻返回丈夫的故里青州居住,过着风雅的吟诗猜句,把玩古董,行令划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倒是没有了相思之苦,没有了人比黄花瘦的嗟叹,没有人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是否还在怀念以往的世事繁华。在这宁静的港湾中,他们远离了喧嚣,似乎生活在红尘外,可是谁也没有真正抛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追求。
总是有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跟他们开着玩笑,捉弄着他们。堪称文物的鉴赏大家的这对夫妇遭遇了兵荒马乱的迁徙不说,著名的冰壶案更是把死去的赵明成陷入了不仁不忠的境地。一生孤傲的李清照为了洗刷丈夫受到的毁谤,不得不举家南迁,把他们毕生的收藏奉献给当时昏庸的朝廷。颠沛流离中,收藏失散大部分,三年间,李清照一下子衰老了。
索性,我想大概李清照就是索性吧,在她五十岁的时候嫁给了张汝舟,这样的一个庸人甚至渣人人是配不上旷世才女李清照的。可是李清照居然嫁给了他。我猜想一定是可怜的女词人不想再漂泊了,才做出的这样一个“索性”的决定。在世人眼里,李清照的晚节不保成了一个公众的话题一个最大的花边新闻。纷纷的议论声没有让李清照倒下,但是当李清照看清了她这个热烈追求者的真正目的是她剩下的家藏,她不能不心碎,不能不失落,也不能不无可奈何。一个五十岁的老妇,冒着收监两年的屈辱,把一纸离婚诉状呈上了公堂。九天以后,亲戚保她出狱。我想这个时候的李清照不管是在什么季节,再也闻不到了春天的气息,她以后的生活中,只能和秋天联系在一起。
这个时候的声声慢读将起来恐怕只有慢声读了,她太沉重,沉重得压住了朗读者的所有气息,今晚我又读了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量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一次的读,胸腔是沉闷的,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瘦削得女人,她不再年轻,倚着窗儿数着梧桐叶上滴下来的无根之水,她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隙,眼睛里没有泪水,这些年的愁苦怎能用泪水来诠释呢?还是拿起手中的笔吧,这样更能够起一些回忆,也许笔端文字可以从济南的大明湖游弋到金华得双溪,也许能从外公的胡子勾画到和赵明成洞房花烛。也许能从自家极盛一时的繁华闪念到几天前离婚出狱时回望衙门得唏嘘……
才女的笔触一直延伸到她的暮年。她的改嫁是勇敢的,亲手毁掉三个月的婚姻更是勇敢的。她用笔描绘出了一代才女的生活画卷,她的一笑一颦始终优雅,不管她在世人看来是不是一个有着清誉的女人。
她的才情令无数的认为之倾倒,后人中有不少人为她辩诬,说她从不曾改嫁,我想这都不重要,后代名士的眼中还是希望李清照是一个清清白白的李清照,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她率性一把再次嫁人丝毫无损于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细腻的笔法婉约的词风是只有爱生活的人才能拥有的,不是吗?
旷世才女李清照啊,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