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产品始于一个好的问题,好的问题始于深刻洞察用户的需求。
作为教育产品的设计者首先要想明白:站在用户的角度,这款产品到底能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用户的类型和需求进行分类,将用户的类型和需求进行精准的匹配才能找准产品设计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俞军老师在他的新书《产品方法论》中给出了需求公式对于理解需求非常有参考意义。俞军老师认为:需求=需要-支付条件。需求不是需要,这一点做产品务必要牢记。在我们日常产品设计时提到用户的需求,其实都是我们认为的用户的需要。需要会很广泛,听起来也非常合理,更重要的是用户自己在描述的时候也分不清楚需要和需求,将二者往往混为一谈。如果不加区分就盲目跟着用户的需求,甚至所谓的刚需来来设计产品,则可能被用户的需要给迷惑。
当用户肯为这种需要花钱买单时,这种需要才真正变成需求。当用户肯为这种需要毫不犹豫的花钱,并且持续地花钱才是真正的刚需。所以,当判断用户的需求时,不要光听用户说什么,而要看用户买什么。
以教育产品的设计为例,经常会有部分家长提到希望孩子可以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可以寓教于乐,可以以提升素质为主。但是如果教育产品在一个学习阶段后不能保证孩子视觉可见的成绩提升(无论是在校成绩还是目标考试成绩提升),那么一定不会有正面的口碑传播或者持续的续费。这部分家长虽然号称自己重视素质,也愿意为孩子的素质提升而买单,但是真正促使家长交钱的,或者长期续费的一定是相对功利的结果,即成绩的提升。随着学生的年级增加,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好玩的是,当我们实际和大多数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功利目的,更多是表达希望孩子综合素质能够提升。作为产品设计者的我们内心则一定要清楚,真正促使家长花钱的,持续花钱的一定是最终的显性学习效果。切忌不可偏离了主题,舍本逐末。素质提升可以作为卖点,可以作为特色,但是产品的内核则必须是扎实的教学效果。
家长之所以会在沟通时反复强调培养孩子的软实力,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其原因也是在内心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功利的,只看成绩的的家长。每个家长也都希望呈现想象自己能够成为的父母的样子,但是当理性思考或者面临最终结果时,如果没有达到内心预期的功利目的,花钱的用户也是一定会翻脸不认账。
所以,当我们思考教育产品中用户的需求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用户对于产品体验和交付结果的预期,还要深入洞察到用户潜在的心里需求,用户需要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产品的核心交付是基础,是产品立得住的关键。其余用户的需求点可以作为卖点和差异化的体现,或者获取用户注意力,或者满足用户的虚拟自我。对于设计产品的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本质,什么是装饰,什么是亮点。
教育产品即要持续满足用户体验但同时也必须达成阶段性的量化指标,才能持续的产生正向的口碑效应。二者缺一不可,缺少差异化体验则产品无亮点,缺少阶段性指标的达成则产品无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