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名人也罢凡人也好,能随心所欲自由生活者,估计屈指可数、凤毛麟角,甚至几乎没有。孔子活到七十而不愈矩,但仍在矩的范围之内,远非随心所欲;尼采想随心所欲只能假借"查拉国斯特拉",亦无法循其本心本意自由而活。中国古代的庄子倒可算上随心随意的悟道之人、践行之人,逍遥于天地之间,但他仍然在试探妻子的人心,辩论在"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终归有所牵绊,外物仍有所累。看来随心随意者,一须境界可及,二须知行合一,三须终其一生,如若达此,只能聊当人生之中串线珍珠之线,不可能每粒珍珠都是完美无瑕。
说一千道一万,悟道人生的真正境界应该是当找到自我的独特价值之后,并非刻意有意为之,而是融入日常之中化于点滴之间,随心随意地开怀度此一生。如若,有痛苦为之守之之感,要么没有找到真我价值,要么不能知行合一融入血脉。真我之践行,如鸟之鸣本自天然,如水之流顺势而为,既可为茫茫大海,也可为白云朵朵,亦可为毛毛细雨,还可为坚冰而至。真我者在,随真我者如影随行,此乃人生之至高至纯之境界。
当然,我们这样说实际很难做到。有时外物所累,有时心念动摇,有时灰心丧气。林此种种,每一种情形实为磨练真我的修行之地、参悟之道。困惑的时候,困惑是悟我的突破口;困难的地方,困难是修我的道场;困境的逼迫,困境是破我的重生。只要坚守本心本我,一以贯之行之,人生之路就是悟我之路、修我之路、破我之路。
随心随意度一生,是追求真我的快乐,是锻造真我的修炼,是归于真我的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