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孩子的一二年级,我挺佛性。孩子不差,积极性高,兴趣广泛,活波开朗。三年级开始追求更认真更自律,显然是差了点。今晚辅导作业又崩溃,不是不会不理解,是书写太心猿意马。书写这关一定过。
看到很多大环境下勇猛活着的小人物故事。余华在《活着》里写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生下来,活下去,听上去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背后却是难以言说的心酸。
人这一生,太累,太苦,太难。
成年人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在渡劫。深有感触啊。
回忆自己一路成长经历,在闭塞的时代唯有分数,一直幻想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是大不同了,有知识的功劳,毕竟见识和经历也算知识。如果重新来过前半生,显然发奋读书还是唯一的路。恰似回到我女儿这个时候。
小时候好好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想着提高分数,没有多少妙招全靠勤奋苦工。这一路走来值得,但也不算荣耀。
命运还是有很多岔路口,说不准哪里拐了一个弯,也说不准走想向哪里。
这个时候也会回忆起母亲,当母亲的也都是含辛茹苦抚养孩子,虽然站在如今为人母的角度觉得当年母亲不一定对,但母亲在当时也做到全力以赴,奈何各种能力确实受限。
当母亲学着捯饬各种好吃的,别人的孩子吃到的也给自己孩子做;当母亲用力给予孩子更坚强的后盾,支持她飞的高飞得远。无怨无悔。
一生太难周全,看到客人拼命赚钱买车买房想着儿女无忧,忽略自己健康牺牲陪孩子时间,再多的物质财富也补偿不了。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觉察,陪伴和健康是排第一位。
生活依然需要勇猛奋力。#有觉察的日子##樱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