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国疫情大面积零星爆发,许多地方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居家隔离者增多,居家状态各种各样。
有一种人,认为正好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愿意啥时睡觉就啥时睡觉,愿意啥时起床就啥时起床,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从床上到沙发上,再从沙发上倒到床上,吃饭随意扒拉几口,或让亲戚每天叫外卖,觉得简直就是天堂生活,非常放松。但是,如果我们认真想一想这种状态,是不是越躺越不舒服?越放松越没有精神?
有一种人,觉得居家正好有了大把时间,把家里进行大扫除,使居室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做一些美食,看看书,写写字,听听音乐等等,享受一下自己的爱好。
有一种人,有一些约束,有计划安排,但是不再在乎自己的形象,不洗澡、不洗脸、不梳头,穿睡衣,松松垮垮做事情。
……
我属于第三种。从前天下午开始,家门被贴了封条,不能下楼。我想怎么也是不用下楼了,没洗澡,没洗脸,没吹头发,穿了一天睡衣,看书,码字、室内散步,在手机上和同事、朋友互动……偶尔经过有镜子的地方,看着自己的狼狈样儿,和平时判若两人,都不喜欢自己、有点讨厌自己了。晚上闺女视频通话,我都不好意思往镜头前站,草草和外孙儿说了几句话,赶紧关闭视频。
晚上,躺在床上,思量从明天开始,再不能这样了,形散神散,这是什么生活质量啊。翻身打开手机,开始写居家计划:从明天开始,5点半起床,打坐垫上更文发文;6点半,换跳舞衣服,出卧室,刷牙、喝水,八段锦、跳舞锻炼;8点,洗澡,简单化妆,吹头发;8点40 进厨房,做早餐,9点20,吃第一顿饭;9点50,饭后收拾,散步;10点半,看书,网上处理事务;12点半,午休;13点半,午休结束,到阳台瑜伽垫上,看书、码字,和同事、朋友互动;16点,开始做第二顿饭,以蒸煮菜为主,沾调料吃;17点,吃完晚饭。饭后继续锻炼,交流,听书,码字等,22点半,睡觉休息。
昨晚忘记定闹钟,今天6点15自然醒,一骨碌起床,坐到打坐垫上,发文更文,一直到7点多,计划全部延后,不过没有虚度。
更文结束,出卧室,刷牙,喝水,索性先洗澡,然后简单化妆、吹头发,镜子中的自己立马神清气爽。对镜一笑,喜欢自己。
换上锻炼的衣服,练两遍八段锦。走进厨房,准备好西红柿、蒜苔、土豆丝、姜片、蒜末,把昨天做的水煎包放到锅里热上,炒土豆丝,做疙瘩汤。
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用心,感觉做出来的饭,带着自己的温度和心情,喊一声正在屋内小跑的爱人“吃饭了”,清清爽爽地坐到餐桌旁,一起吃着早餐,愉悦聊天。
吃完饭,收拾干净,开始在客厅跳几支舞,微微出汗。坐下来想写一写昨天和今天的心情和安排,作为今天打卡的第二篇日更文。
昨天打卡日更两篇,今天考虑有时间,准备再日更两篇。居家虽然想着单位的事情,但是毕竟是在家里,除了偶尔接几个电话安排一下工作,还是以自己安排事情为主。
居家不能上班,心依然不是退休后那种过于放松、毫无牵挂的心情,有时会觉得不是滋味,该上班不能上班,原来计划这周召开的三个工作会议都取消了,但工作还在那留着呢,疫情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过去,谁能说的准呢?
既居之则安之吧,我想,这种“安”不能形散,尽量和上班状态保持一样,对自己的形象有所要求,形不散,心就不散,神亦不散,注意力集中,不管居家做什么,清爽觉知,像模像样,有板有眼,回过头来,会赞叹自己的。
可能有人说,至于嘛,也不出门,居家还不随意点,给自己设置那么多框框干啥,人本来就不容易,能轻松就轻松点,能随意就随意点,干嘛和自己过不去。
大家可以试验一下,在家里一天不洗脸不洗澡不梳头不化妆和洗澡吹头化淡妆;穿一天拖鞋和穿一双布鞋或舞蹈鞋;穿一天睡衣睡裤、不穿内衣和穿好内衣、换好商务休闲装或锻炼服装,比较一下,整个人的状态和精气神儿是不是一样的?
当然是不一样了。韩国电视剧中那些漂亮的韩国女主人在厨房做饭,穿得整齐讲究,厨房也打理得干干净净,看着是不是很舒服,你不觉得人就应该这么精致?这么有仪式感吗?
我的朋友云也居家没有上班,经常在群里发一些美食摆盘图片,她还在家里沐浴更衣,很庄重地祈祷疫情快快过去。每每看到云的精致生活和身边朋友居家注重形象的榜样,我想,人不能形象太散,太随意,当你的形散以后,整个人的行为也不自觉地跟着散了。虽然有时我们会有计划性的安排,但是完成计划的效率会打折扣。我们要向我们身边的榜样学习,注重生活细节,关注自身形象,享受精致生活,提高做事效率。
疫情来袭,我们积极面对和应对,听从安排,安心居家隔离。心安形不散;定出居家计划,按照计划去落实每天的事务。
回过头来看,你会对自己满意有加,会更加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每天焕然一新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