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说的是我家第一只拥有名字的猫的故事。与此篇有关联的另一篇文《母上大人的任性之养猫》。
我们家的猫大多是同别人家要的。除了这一只。这一只猫是我初二时,从学校外花坛里捞的。
我记得那是冬天,每天上学放学总能时不时地看见学校外花坛那里有三只小奶猫出现。我观察了几天,没见过猫妈妈。那时我家已经好多年没养宠物了。所以我特别心动,尤其是一天清晨我看见,三只小猫猫排排坐在花坛边上,看起来可乖可乖。当即我就被萌化了。想着再过两天,就是周末,周末两天一定可以捞到。而且如果到那时猫还在,没被人捞走,我就跟妈妈说。
周末,我怀着攒了许久的勇气,和母上大人报备了。母上大人说,你要是能捞到,就养吧。我和我弟都很雀跃,奔到花坛,在那里守着。中途有一个小男孩还问我们在干嘛,如实告知后,他跑走了。一会儿又跑着回来了,他喘着气说,他和我们一起等。最后自然是抓到了,不过只剩下两只,一只橘猫,一只黑猫,也就是后来养在我们家的猫。另外一只小黑猫不在了,可能是被其他人捞走了。
不过,说到这里,总觉得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我们是用食物引诱的。小黑猫挺警惕的,没出来。小橘猫被勾出来抓走了,他才急地咪呀喵呀得冲出来,这才被我们抓到了。回家一路上都不消停的叫。
在我们家呆了几天,才认了家,不跑了。不过还是很野,也可酷。
他酷在哪呢。
虽然在我们面前会很放松,会睡得四仰八叉、各种奇怪的姿势,还会给随意摸摸,捏爪子。但抱抱顶多几分钟,再多就不理人了。也不会蹭人,撒娇更是难得的事。
比起后面的猫猫他是最酷的,对铲屎官爱理不理,叫他顶多喵一声,这还是难得的,更多时候是瞄一眼,抖抖耳朵,表示听见了。叫的次数多了,就完全不理人了,开启屏蔽状态。
他在我们家最怕我爸,他偷吃菜,挨我爸巴掌。疼是肯定的,但没奈何,他还是偷吃。打了几次才长记性。
他上桌从大摇大摆变成偷偷摸摸再变成有猫心没猫胆。每次,他跳上凳子,视线正好看着桌上的菜。嘴舔了好多次,也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实在忍不住,用撒娇哀怨的声音低叫几声。就这种时候他都不主动蹭人,绷着面子,非得人手快摸到头,才赶紧配合着蹭蹭。然后再小声的叫几声,指向意味十足。
他除了酷,还野。
他很喜欢出去玩,尤其长大了之后,还认识好多猫。
有一次,他带了几只猫,从我们家留给他回家的厕所窗户进到我们家。我们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已经习惯时不时地有猫来访。
暑假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又带了几只眼熟的猫,待在我们家里院子里嚎。不知道在干嘛,就只是坐在那里,时不时地嚎上几声,你叫一声,我叫一声,然后一起嚎。跟茶话会一样。
他出去玩,从原来每天回家,到深夜回家,再到几天回一次。发展到后来,就是一个月左右回一次。甚至有两个月左右才回来的记录。
以至于他有一回再也没回来。
他走丢以后,我们家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再养猫。直到我上高二我们家才养了第二只猫。
对于这只猫,对我们家来说是第一只养了一年多的猫,感情很深。就算他那么野,管不住他往外跑,但我们还是喜欢他。
我还是希望他在外面好好的,如果被其他人捡到好好养着那就更好了。不仅是这只猫,其他走丢的猫,我都这样希望。
即使猫身边的铲屎官不再是自己,但被人养着已经很好很好了,比在外流浪要好的太多了。他好好活着,有什么比这件事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