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10天,养成孩子的7大习惯》这本书的第四个习惯——尝试去双赢。
首先,文章让孩子做一个想象,你在这样一个班级里读书:班上一共有90位学生,而每次考试,排名最靠后的10位学生,会被判定为不及格。如果不及格的次数太多,那么这位学生就会被赶出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不希望学习小组里的成员知道,你对于某道题目有更好的解法。你害怕他们偷走你的思想,然后打败你。你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发现你周围的同学又犯了一个错误……久而久之,你变得越来越狭隘,心里面的消极念头越来越多,学习也变得越来越痛苦。
或许你会说,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充满了残酷的战争,没有人能永远获胜。我不知道这是谁向你灌输的观念,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的老师。但我要告诉你,这并不是世界真正的样貌。在争强好胜、两败俱伤之外,还有另外一条更好的出路,那就是“双赢”。
双赢意味着“人人都是胜利者”,它是一种既宽容又坚强的想法。我不会踩着你的肩膀向上爬,也不会对你低声下气。我关心我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成功。我也关心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这是一顿各取所需的自助餐,谁得到了多一点的好处,根本不重要。你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让人神清气爽!
生活中,“双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你想到外面吃饭,可你的朋友却想看电影,于是你们俩决定租一部片子,然后打电话订外卖,你们一边吃饭一边观赏电影。又或者你的朋友刚刚被一所排名很高的学校录取,而你却没考好,虽然你为自己的处境感到难过,但你还是真诚地祝福了朋友,并且向他请教学习经验。有时候,“后退一步”并不代表着失败,这只不过是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追寻成功,去追寻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的“成功”。
那么,怎么样达到“双赢”呢?在这里,文中提供两个建议。
首先,做好自己手上的事。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自己的事还没做好,怎么可能想着去“双赢”呢!当你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就很难再为别人的成功而感到高兴。要知道,“安全感”是“双赢”的基础。所以,如果你想要和朋友一起复习课程,那就先把复习的内容准备好。如果你想要和队友一起获得自行车比赛的胜利,那就先练好自己的骑车技术。只有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并做好计划,你才能增加自己的信心和安全感,更加愿意和别人在一起。这时候,“双赢”的想法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其次,要摆脱“攀比”这个恶性肿瘤。拿自己和别人比,只会让自己崩溃。为什么呢?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生活就像是一个跨越障碍的大训练场,在这个训练场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跑道,而这些跑道被高墙隔断。每个人的跑道都是为自己的成长而量身定制的,如果你耗尽力气翻过墙,看到了别人的跑道,那又怎么样,你获得了什么好处吗?没有嘛,你还是要在自己的那条跑道上奋力前行。你肯定有过这种感觉,每次考完试,最难过的不是自己考的分数很低,而是周围的人考得都比你好。对“别人超过了我”的恐惧,是走向“双赢”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其实呢,你不需要长得和杂志上的模特一样好看,也不需要像博尔特一样在10秒内跑完100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特点,尊重这些差异,拒绝成为和别人一模一样的人,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双赢”,毕竟“双赢”的本质是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啊!
总结一下,如果想要实现“双赢”,那你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做好自己手上的事,增加自己的安全感;第二,放下“攀比”的心态,尊重每个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