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满一岁的时候,妈妈筹划着要给他报个早教班,外婆和爸爸都很反对,认为早教就是鸡肋,既浪费钱又没有什么用。
可妈妈看着育儿群里各种早教的讨论,内心波澜,无法淡定。一心想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之后妈妈带着CC去体验了两次早教课程。不胜理想。
记得第二次,老师要求家长带着孩子过“独木桥”,说是可以锻炼小孩地平衡感,那些经常参加课程的小孩会乖乖的按照老师们布置好的路线,先爬上“小山坡”,再过“独木桥”,然后在下坡,绕个圈,回到起点。
可是小CC偏偏不爱按套路走,他就喜欢在桥上爬行,或者干脆趴在那里玩,妈妈以为他害怕,但是看他,却笑得很开心,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
还有,老师带领小朋友扔沙包,要站在一根红线后,把沙包扔到桶里,美名其曰可以锻炼手臂力量。可是小CC对沙包很好奇,他喜欢拿在手上把玩,研究,探索,甚至还捡起好几个捧在怀里,看看每个沙包有什么不同。
他在教室里,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老师说,他刚来,还不熟悉,多来几次就好了。
可是,妈妈心里想,他往后的人生将会经历各种事情,各种规则,难道我就要他早早地就要走进“早教”的固定套路,按照别人的指令来玩耍吗?
他有问他的想法,他有他的选择。
再者,妈妈一周最多只有五十小时能够全身心的陪伴他,其中他还要用将二十多小时来睡觉,那么,我们一周能够面对面互动的时间还剩下不到三十小时,难道妈妈还要花费八个多小时带他在早教教室里,听从别人的指挥来互动吗?而那又是出自本心吗?
如果用这些时间这些钱,带他去公园,去图书馆,去博物馆,去艺术馆等,会不会更好?
思考再三,妈妈决定放弃早教,与外婆和爸爸达成了“妥协”。
樊登老师在《父母的语言》的最后结束语里说,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幼儿园,不是重点小学。而是父母愿不愿意用更加丰富的科学肯定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足够丰富的大脑神经元链接。
妈妈搁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1.孩子天生需要互动
马萨诸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曾经完成了一个让人难忘的“静面实验”(面无表情实验)。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她的宝宝扣在一个很高的椅子上,跟宝宝一起嬉戏,然后,妈妈突然背对孩子,当她再次转过来时,面部一下子犹如一张白纸,毫无表情,宝宝满脸茫然地盯着她。
紧接着,宝宝的面容如阳光般灿烂,他手足舞蹈,伸手蹬腿,尝试用各种方法吸引妈妈的注意。当宝宝意识到他纯属徒劳时,便耷拉着小脑袋开始嚎啕大哭,这一幕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埃德·特洛尼克教授说 “婴儿和所有人类一样,天生需要与他人互动、当我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都不知道与他人连接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也不知道当婴儿不能与他人连接的时候,消极影响又有多大。”
因为母亲的行为伤害到了孩子,而这样的伤害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自我及情感控制。
看到这个实验,促动很大,觉得实验很无情。
可是,在CC短短的不到2年的时间里,妈妈不也有做过不少这样的事吗?
晚上CC哭哭啼啼不肯睡,累坏的妈妈压抑着内心的怒火,面无表情的盯着他,没有回应,他哭得更厉害了。直到妈妈抱起他,安抚他说,CC是不是睡不着,来,妈妈抱抱。重复几次,他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CC哭喊着要抢妈妈的笔玩,妈妈担心他用笔戳到眼睛,执意不给,他闹得更凶了。妈妈突然不说话,停下来盯着他,他也突然停下来,睁着大眼睛盯着妈妈,不哭,不闹,也没有笑,一脸茫然,“发生了什么?”
对视了一分钟,眼看CC马上要哭了,妈妈突然心软,“好好好,给你玩,但是你要坐在妈妈旁边,不要跑,不要走,要不然笔会戳到眼睛。”
妈妈还摸了一下眼睛,说痛痛。CC接过笔,看着妈妈笑了。
想到过往的这些,妈妈忍不住自责。
CC,真是对不起,妈妈因为一时的情绪,无意伤害了你。
你是两岁的小孩,犹如一张白纸,我是两岁的妈妈,毫无育儿经验。在往后的日子里,妈妈也要努力学习,好好与你互动,和你一起成长。
2.语言的力量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当孩子长到三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3200万。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
小孩前四年所接受的词汇总量区别:脑力劳动者,肯定的词汇664000个,禁忌词汇104000个。接受福利救济的家庭肯定词汇104000个,禁忌词汇228000。
作者萨斯金德医生发现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即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馈”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 脑回路的构建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千亿条神经元潜能,能转化成诸多不同的潜力。
每个人从出生到三岁时,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然而数量如此庞大的类神经连接如果长期保留,那么大脑将不堪负荷。因此我们的大脑将通过一个叫作“突触削减”的过程,削除不必要的类神经连接,淘汰较弱或不经常使用的部分。
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即父母提供的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的发挥。
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有利于数字空间词汇的差异性滋养
不必接受刻意高深的训练,父母单纯的数学词汇输入就有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魔力。
苏珊·莱文教授和她的同事对大约44名14~30个月大的幼儿及他们的家庭进行了追踪研究。该教授在观看录制视频时发现,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有的孩子只听到了4个有关数学的词汇,而有些则听到了超过250个与数学相关的词汇。一年累计下来,这些孩子听到数学词汇量的差距多达10万左右。
而在随后的数学能力测试中,听到更多数学词汇的孩子毫无疑问地表现得更加出色。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苏珊·莱文教授开展的另一项空间技能评估中。听到更多空间词汇的孩子在测试中显露出优势。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完全与他们所接触到的词汇有关。通过语言,大脑超凡的能力能将其转化成比语言实际所传递的意义更广泛且更复杂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帮助孩子打下日后学习的基础。
然而这项卓有成效的数学词汇滋养方式却绕过了女孩子。
一项针对母亲的研究发现,她们两岁以下的女儿接受的数学谈话是儿子的一半,接受的有关基本数字的谈话大约是男孩的三分之一。在实际的数学成绩面前,母亲一直高估儿子们的数学能力,而低估女儿的数学能力。母亲们还更倾向于让儿子参加数学活动,从而增加了儿子在数学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另一项以小学老师为样本的研究结果是,女性会将她们对数学的焦虑不安感传递给女孩。
在女孩生命的第一阶段,父母和社会对女孩数学能力的偏见,阻碍了女孩数学潜力的发展,甚至是模糊地告诉女孩:“数学不是你擅长的。”当你的自我印象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时,你就会面临着学习数学的困难。
语言不仅仅带来积极的正面培养,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有利于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研究领头人德韦克教授在1998年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简单的一句对过程的称赞,就能够激发孩子积极应对挑战的欲望。
他让128名五年级的学生解答一道难题,测试结束后给予一些学生“聪明”的称赞,给予另一些学生“努力”的称赞。随后她给出了两个选择,其一是让学生们解答一道更难的题目,并告诉他们“会从中学到更多”;另一个选择则是和第一题差不多难度的题目。获得“聪明”称赞的65%的学生选择难度相仿的题目,而获得“努力”称赞的92%的学生选择挑战更高难度题目。
父母在孩子14个月大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称赞风格”,即选择了是夸孩子聪明还是努力。学者们发现,在三岁之前经常受到基于过程称赞的孩子,更容易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具备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孩子对抗自我定型这一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风险,让他们不惮于自我挑战从而获得更大进步。
而认为自己天生“聪明”的人在面对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时,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或者这件事不重要,又或者有人在背后操控了那件事。德韦克教授说:“如果不能正确运用称赞,它就会变成一种负面力量,一种让学生消极且依赖他人观点的麻醉剂。”这是父母需要警惕的。
四、有利于自我调控和执行能力
赫克曼教授说,决定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是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没有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儿童甚至我们自己能够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小。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是一个进行了30年的实验,实验的过程就是给一群孩子每人一个棉花糖,然后对他们说:“等着,如果可以等5分钟不吃,会再奖励一个棉花糖”。结果是很多孩子没有抵挡住诱惑,拿起来赶紧吃了,有的孩子拿起来闻一闻、舔一舔,而还有的孩子就坐在那里不动,经过30年的跟踪观察,你会发现那些坐得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的成就远远高于直接把棉花糖放进嘴巴里的孩子。
如果父母经常用命令型的语言和孩子进行讲话,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控力。因为孩子会觉得事情不需要我管,规则是什么都是父母定的,我也不知道。父母说不要做就不做好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根本不会去探索边界,不会去探索规则,也不会尝试自己来掌控这件事情,所以孩子的自控力就会不断的下降。
而自控力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大家都非常清楚,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减少命令型的语言,改成建议提示型,引导孩子提出意见或选择。
比如采用“因果思维”的方式与孩子对话。因果思维让孩子明白,每个行为的发出都源自一个理性的目的,促使孩子去探究事情的起因和影响以及后果。具备因果思维的孩子能够理解,人们应该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法做事情。也许孩子不能立马和父母达成共识,但因果思维会慢慢渗入孩子的脑中,在未来能够无需任何人的提醒,便对不当的行为举止说“不”
五、有利于道德观的建立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宽容的品质和良好道德行为都有影响。虽然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需要家长基于行为的夸赞,但是为了帮助孩子变得善良,家长此时需要基于个人的称赞。
研究发现,当要求一群3~6岁的孩子去“帮忙”打扫时,被要求做“帮手”的孩子更愿意参与进来。而另一项研究表明,相对于被要求“不要骗人”,被要求“不要做骗子”的成年人就不太可能去骗人,被要求不要当“骗子”的群体根本不会骗人。
名词与动词间的微妙差别在于,名词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所以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说“你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非“你真差劲”。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可以挽救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感受,觉得自己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