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把考试太当回事了”
今天期末考。一大早碰到六年级学生家长牛妈妈。牛妈妈满脸愁容地说孩子太紧张了,6点不到就醒了,一直在家里求妈妈今天可不可以请假,可不可以不参加考试?
“他把考试太当回事了!”牛妈妈忧心忡忡地说。
牛妈妈的讲述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曾经有一位家长非常苦恼地说她的孩子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几乎每次期末考都会生病。起初家长以为是考试时换季,没注意造成的。我与孩子交谈后才发现事情不这么简单。原来这个孩子在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没考好,老师、家长轮番轰炸,孩子的爸爸甚至动了手,从那以后孩子一到期末考就“压力山大”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想,其实这种焦虑是有因可循的。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情形:一旦考不好,学校老师数落、同学瞧不起,家里爸妈责备,甚至男女“混合双打”。还有更现实的是,好多老师布置作业时喜欢将作业多少与考试成绩挂钩。也有不少家长会早早地在考前跟孩子许诺考好了就奖励什么,或者在孩子没考好后增加假期的培训班。这些经历和感受势必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和紧张。
亲爱的老师和家长,您是不是有意无意中以爱的名义成了孩子考试焦虑的“帮凶”呢?
(二)“他们把考试太不当回事了”
也是今天早上的事,同事在办公室讲的。同事的女儿刘同学在某重点中学就读,这些天正逢考试。刘同学考完后回家吃惊地讲述了考场见闻。
中学考场是按成绩划分的,上次考试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集中在第一考场,成绩最差的学生集中在最后。刘同学上次期中考试生病缺考,所以这次被分到了最后一个考场,得以见识到“学渣集中营”(学生自己的称呼)考场的种种不可思议。
据刘同学说好多学生拿到试卷后要么将试卷塞进抽屉开始睡觉,要么干脆将试卷丢到地上踩上一脚后发呆。监考老师也不闻不问,只是提醒学生不要闹事,然后与学生一起坐等考试结束铃响。
“他们把考试太不当回事了!”刘同学如是说。
学生把考试太不当回事的背后是教育的病态与变态。据说,这样的分班考试已经成了中学的“新常态”。真是不敢想象,中学教育竟然成了这副德性!学校在考场的设置上就给孩子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这样的考试注定会成为他们的煎熬与恶魔。小学也未必好到哪里去,仅从考试题目来说就有一大怪现象,很多地方打着“能力检测”的旗号出一些变态的题目。请看下题:
再如学的内容和考的内容脱节,不仅学生不知所措,连老师也无所适从。
难怪易中天先生说“未见得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有希望!”基础教育应让每个学生看到希望,努力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考试当是检验和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淘汰的工具。如果我们的考试只是为了考倒学生,只是为了不断地将“失败者”物以类聚,这样的考试不要也罢!
(三)考前写给儿子的话
最后贴几段前些天写给儿子的话,与君共勉。
轩轩,爸爸现在在广州转车,马上回武汉。这段时间爸爸经常在外面奔波,妈妈工作也忙。不知道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复习的。周二就要考试了,爸爸预祝你能取得好成绩,给自己的努力一个美好的交代。
关于考试,爸爸想送几句话给你:
一、不打无准备的仗。考试前要查漏补缺,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有没有没搞清楚的地方?可以梳理一下这学期的要点,把自己的错题再找出来看看。
二、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人的心理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如果一个人老是说自己学不好,不是学习的料,后来的事实就是他真学不好。而如果一个人总是说自己能成功,最后他真的能够成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不要不信,这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所以从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爸爸希望你就能尝试着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一定会尽力做最好的自己。
三、敢于挑战自己。在以往的考试中你有些急躁,碰到难题总想放弃或者胡乱做了了事。这是考试的大忌,千万不能掉进题目的陷阱中。万一碰到难题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心静下来,然后多读读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或者回想一下以前有没有碰到类似的题目?心静了,思路才有可能打开。
最后一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就是——无论你考得如何,爸爸都会一如继往地喜欢你,爱你。加油吧,少年!
这几天,孩子的成绩会陆续出来。辛苦了一个学期了,无论孩子考得怎样,请给他一个拥抱和微笑。考好了,理当庆贺与鼓励,但庆贺的不是孩子的分数,而是孩子的进步与努力。没考好,天也塌不下来,分析原因,重头再来。
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如果考试留给孩子的总是痛苦,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厌倦学习,厌恶考试。平常心看待考试,看淡分数,放过自己,放过孩子。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