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感悟:
1 走进孩子的世界,首先是父母的心是打开的,是接纳的,是能清楚的看到孩子,喜乐地愿意支持孩子的。
2 放养是不行的,不放手也是不行的。放养孩子,不管不问不了解,慢慢的疏远了。孩子还小,在很多方面是有局限的。空瓶子理论,一是说孩子被装进什么,就会是什么样,二是说父母要在恰当的时机,给孩子装进生命成长需要的东西,助力助力他健康快乐的成长。放手是尊重,不是包办和替代,他总要学会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去面对这变化万千的世界。
3 孩子状态不如所愿,不是因为没学够,而是因为没玩够。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孩子学会了与他人与世界相处,也发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还有自己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多支持孩子玩儿,灵魂活过来,生命力就绽放,学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财富,一切都是附带品。
4 在老师留下作业,陪孩子玩的时候,我的感触还没有那么深刻。甚至还稍微有些抵触,因为如果要是说妈妈陪他们玩,他们一定是选择要电子游戏。而我对于电子游戏一直是有抵触心理的,似乎孩子好多问题,都是拜它所赐。尽管理论上知道,是父母家庭原件复印机的问题,但是心里上,还是不好完全转变。深入思考,是不愿意担当负责,推卸责任的抱怨的心态。
不过老师留了作业,还要照片和视频。只有行了才能行,做起来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会看到真相,不能只是想象。
13号晚上,我说要和俩孩子一起玩游戏。小宝瞪大眼睛看着我,接下来,马上行动。大宝在屋里锁着门就听到我说话了,“妈妈,我好像和你一起玩游戏呀!可是我现在实在是忍不住要先看这个(他是指一部网络小说,他给我介绍过说是很正能量的),很快就看完了。”
和小宝玩游戏,我发现,一边玩游戏,他指点我,我在技术上像学生,但是能看到他在玩游戏过程中,不断失败和吸取教训的过程。而且比起他自己玩的时候开心多了。我想他自己玩的时候,常常是我不同意,不赞成,有时候还是偷偷的玩,心里紧张焦虑,很平板生气也跟自己生气。尽管睡得晚了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叫他起床很精神。“闹钟叫不醒不想起床的人”,反过来,有精气神的孩子,叫起床是很容易的,因为他自己生命力强。
第二天,也就是昨天中午,小宝在学堂没有回来。我下班回家,做饭吃过饭,大宝说想让我跟他玩会儿游戏。(说实话,好多事,大宝都是攀比着小宝,昨晚他没能和我玩成游戏,而小宝玩了。在以前,我又会想到他的攀比信,甚至要说教的。)我说,“当然可以。妈妈要午休半小时,下午两点半给学生上课。你要安排合理的时间哦。”他本来说要两个小时,可是看看表,再想想我的情况。我又说,“我总不能在两点半上课,两点半起床吧!”他再想想,然后说“为了节省时间,吃过饭,你先去玩,我给你打开。我马上去刷碗,然后我们一起玩。你中午睡二十分钟行吧,早十分钟起床。
(因为学校要求没有课的老师去学校上班备课,有课的老师在家里上网课,学校的网络怕带不动。)其它的时间我们玩,行吗?”孩子试探的问我。我突然想到在大宝长大的过程中,很少这样客观的尊重的把事实摆给孩子看,让他分析,事情该怎么办。而是想当然的认为他就应该知道,而实际上糊里糊涂的情况下,就要求他,命令他,限制他!
接下来,孩子把游戏给我找出来,平板交给我,他去刷碗,而且一会儿听到他说,“这个锅也要刷一下,(那是还在灶上放的锅,没有在水池)。”一会儿又说什么什么还要弄一下。考虑的很是周到认真,而在以前,答应了哥俩轮流刷碗的,但是好多时候会磨蹭到下一次我该做饭的之前。
另外还有呢,他说“本来我是想玩王者或者吃鸡,但是为了你高兴,我们就玩植物大战僵尸吧(我和他爸爸在他小的时候,曾经玩过一阵子植物大战僵尸,迷茫期,没有目标也没有麻烦的时候。)”
而且在玩的时候,我投入的去感受,体验。我们俩一人一局,我当然差他很多,我在玩的时候,他也有着急想要帮助我,替代我的心情。但是看到孩子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他生怕我不高兴,怕影响到我的体验感。而我呢,在他学习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指责,命令,唠叨和替代呢!真让人惭愧!孩子是大人的老师!
还有一件事,是我准备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计划。没有完成,但是已经在计划中,也分享下我的心理变化吧。我下午上完课,大宝说吃什锦面,我要出去买各种菌类和宽面条。我刚要出门,大宝喊我,说希望我能帮他买些调料回来。他说念给我,我记上。我说让他写下来发给我。我又说“家里现在有。好几种调料了,你要买什么。我们先盘点一下,再说。”他说了两种,家里都有。他说“妈妈,那先别买了,我其实是想买烧烤的调料。”
“你想吃烧烤,那咱们这个周日,早早安排一次烧烤活动吧。这是一项任务,需要早做打算,看看需要什么,我们分头行动,怎么样。”
那是我多么心开的想法和决定!往常我都会指责,现在说什么烧烤,作业都没有完成!而且我心里也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没有可以随时使用的车,没有烧烤炉。关键的是我会觉得那是很没有必要的事,真要吃,去买一些。我曾经是不会玩的人,或者说没有玩耍的心的人,而且还会自以为是认为这样挺好!一边又担心焦虑孩子们不会和人交往。不会玩,怎么会交往!没有会玩的原件,怎么有会玩的复印件!
而且我因此还突破一种心理,就是凡事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是跟玩有关的,不是积极上进学习,长本领,承担责任的要求,我基本上都是不会同意的。或者打折扣。孩子想要养个小狗,我只想到了麻烦!只是一个例子。因为我有一种心理定位“玩物丧志”而看不到玩的好处!
孩子怎样成长呢?兴趣引领!兴趣都被打压了,怎样有活力呢?!如果父母陪孩子发展兴趣那又是怎样呢?!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为什么给自己和孩子那么多的限制呢!世界丰富多彩,什么不可以体验呢,你怎样知道孩子的长处和天赋在哪里呢?!不是丰富的体验就是丰富的人生吗?!要想让孩子成为有趣的人,不是先要允许他有兴趣吗?!
分享是确认,分享是内化,分享是决心!
我分享,爱成长!
成长从分享开始,让世界因我们的分享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