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制定不出自己的目标,而感到纠结,制定出来了,也不够细化,无法分解到月、周计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最终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必须完成的目标,月收入5万。
但,接下来发现不知道如何分解,说白了,就是不知道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应该如何制定,因为我还想得满足我的一些其他需求,比如不能对未来没有成长性,也不能是不符合我价值观选择的方式…,最终,变得困难起来。为了找到解决方法,因为我甚至不知道真正问题所在,所以继续看《金字塔原理》。
解决问题的逻辑,在这一篇,又开始有了新的解决思路,因为之前学的“思考的逻辑”已经有些帮助,在建立规划的思维导图的时候,我发现了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三种逻辑结构已经在脑海中形成,构建第二层思想时,不自觉地使用了起来
因为我的各种目标是“如何月入5万”,这是一个因果逻辑关系,由行动后产生的结果,所以我的分解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于是我开始写第一步,是需要定位…。
但是,之后,我又不会了,所以我又开始学习金字塔原理,解决问题的逻辑开始让我有新的思路,就是要——界定问题。
只有先界定清楚问题,才能找到我困惑的点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去寻找解决办法。
如何界定问题,需要展开问题的各要素,也就是: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
我们不愿看到什么(非期望的结果,现状R1)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目标R2)
把具体的疑问展开,有7种情况,
最常见的状况
1. 不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
2. 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但不确定是否正确。
3. 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状况的变形
4. 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方案行不通。
5. 制订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但不常见的状况
6. 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7. 知道R2,但不清楚现在是否处于R1(这是典型的标杆比对),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明天也需要继续学习,弄懂原理以后放到自己的问题中尝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