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是有逻辑的

经常制定不出自己的目标,而感到纠结,制定出来了,也不够细化,无法分解到月、周计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最终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必须完成的目标,月收入5万。

但,接下来发现不知道如何分解,说白了,就是不知道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应该如何制定,因为我还想得满足我的一些其他需求,比如不能对未来没有成长性,也不能是不符合我价值观选择的方式…,最终,变得困难起来。为了找到解决方法,因为我甚至不知道真正问题所在,所以继续看《金字塔原理》。

解决问题的逻辑,在这一篇,又开始有了新的解决思路,因为之前学的“思考的逻辑”已经有些帮助,在建立规划的思维导图的时候,我发现了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三种逻辑结构已经在脑海中形成,构建第二层思想时,不自觉地使用了起来

因为我的各种目标是“如何月入5万”,这是一个因果逻辑关系,由行动后产生的结果,所以我的分解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于是我开始写第一步,是需要定位…。

但是,之后,我又不会了,所以我又开始学习金字塔原理,解决问题的逻辑开始让我有新的思路,就是要——界定问题。

只有先界定清楚问题,才能找到我困惑的点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去寻找解决办法。

如何界定问题,需要展开问题的各要素,也就是: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

我们不愿看到什么(非期望的结果,现状R1)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目标R2)

把具体的疑问展开,有7种情况,

最常见的状况

1. 不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

2. 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但不确定是否正确。

3. 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状况的变形

4. 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方案行不通。

5. 制订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但不常见的状况

6. 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7. 知道R2,但不清楚现在是否处于R1(这是典型的标杆比对),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明天也需要继续学习,弄懂原理以后放到自己的问题中尝试解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