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本来搂着孩子睡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到这小子一直在耳朵边喷着鼻涕声(鼻子估计不舒服),而我心里老记挂着笔记没写,一时没忍住,吼了孩子好几声。
由于夜已深,孩子好像被吓了一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能一个劲儿地掉眼泪,鼻子更不舒服了,鼻涕一串一串的。看着他这么难受,我开始反思刚刚的举动,不应该迁怒于孩子。每天的笔记早点完成,该跟孩子睡觉的时候直接搂着睡觉,心里不要再记挂什么事情。纵然还有事情没有完成,也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是自己安排有问题,为什么要迁怒于无辜的孩子?他本来就不舒服,半夜睡不着更不舒服,这无端端地被吼一通,心里更难受了。
是啊,其实我心里也不舒服。笔记打开了半天,本来想写另外一个话题的,思绪也停滞了,因为情绪依然停留在自责中。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话题的讨论,写下这篇“对不起,请原谅”的文字。
我们做父母的,看过很多道理,也知道“慢慢生气,快快忘记”。却有时候却被情绪控制,把这些道理忘得一干二净。
想想,孩子现在是三到六岁的俄狄浦斯期,是性格敏感时期,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关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小心思,说话似乎“话里藏着什么”,也好像会思考,会问很多问题。
在这个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她,爸爸妈妈理解你,也知道你现在是情绪或者身体不舒服,不着急咱们慢慢来,睡不着一会再睡,难受了咱们缓一缓看看是不是好一些……
我们需要耐心,需要抱着他,需要给他爱的信念和信心,需要更加帮助他缓解情绪,而不是激怒情绪。
孩子,对不起!不该跟你发脾气。
你的妈妈也不是完美妈妈,也有做错的时候。但我要真诚地跟你道歉,是希望能够在不完美中慢慢地一点点改变,往好的方面去蜕变,往更美好的关系去努力。
此刻,孩子已经从坏情绪中脱离开来。就是因为我跟他说,试着躺下,把被子盖好,好好睡觉。不舒服了叫妈妈,妈妈永远在你身边。
他感觉到安全和温暖,缓缓地睡着了,此刻已经鼾眠(鼻子还是有点堵着)。
上次有一件什么事情来着,我做得也不够好。当我跟孩子诚恳地道歉时,他扑闪着大眼睛,“小大人”似的跟我说:
“我早就原谅你了!”
那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孩子的成长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很多。只是,我们的成长,是不是也应该加点速度?
沉思,共勉。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