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多一点滋养的创造

中原焦点团队 网中38期 第847天

记得有一次在课上,听老师讲过一个点特别有意思,大约是说:如果夫妻在卧室比较容易发生争吵,吵得比较大声,那么,在客厅(或其他地方)吵吗?声音也是那么大吗?怎么在其他地方就会有不同呢?去体会与觉察那个细微的不同。那时候,怎么就能够收敛和克制些?怎么情况就不会那么糟糕…

有人说,客厅怕影响孩子、容易被邻居听到、距离远一点声音也会更大一点…

带着在不同空间里的那份觉察,回到卧室的争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这让我想到,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空间发生时,人们的感受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好比说读书,你在家看书和在书店、公园、山野、河边、沙漠、海边,带给人们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行为没有变,展现行为的方式发生改变,心境就变了。

回到“为自己多一点滋养的创造”来说,那就是尝试着去不同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累积不同的生命体验,加强滋养灵魂的厚度。

同样,如果人们陷入困难和问题中,那么从困难和问题中离开,会怎样呢?

工作上的烦恼,离开工作场域,那个烦恼有变化吗?如果你在家里创造了滋养自己的空间与场景,当你做滋养自己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烦恼要么不见了,要么变轻了,要么你有了新的视角与思考…

家庭中的困难,离开家庭,去工作,会怎样呢?如果你在工作上,为自己创造了滋养的事物,你又会如何面对与看待家庭中的困难呢?

在一个空间里,烦恼和困难会变得很大很大,人们创造的机会和能量都会减弱。

在多个空间里,人们能够感受到平衡,以此处的甜抵消另处苦,日子中和了。在这样的平衡与中和里承载起生命的挑战与苦难。

东边不亮西边亮。多几边,就多几处机会与各种可能。

当然,并非说我们一定要去创造一个工作的空间,而是看到空间带给我们的变化,去扩展生命滋养的范围,人们比较不会在死胡同里打转一直出不来。

为自己多一些滋养的创造,能滋养自己才能照顾好家人,滋养他人。

爱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