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坐在春日和煦的午后阳光下聊人生,朋友刚刚提交了辞职报告,在酒店行业干了10年,下一步的路,还在斟酌。我记得年前她在电话里为是否辞职向我求助。
工作了10年左右的人,尤其是在一个行业里,或者一直呆在一个企业里,似乎浑身上下都会泛出一种骚动不安。心底有一个声音,我不想再这样复制粘贴的活下去,还有另一个声音,那我还有机会和可能开始新的路程吗,又要走哪一条路?
前一个声音,让自己骚动。
后一个声音,让自己不安。
在人生第一个职业生涯的额10年里,我们打怪升级了吗,兢兢业业了吗,拼搏进取了吗?如果是的,那么这个10年,是不会白费的。并且你的职位和收入,也一定给了你相应的回报。
那么又为何骚动,为何不安呢?到底,是因为什么没有被满足,而不满呢?一定心底里有一个比加薪晋升更深的渴望。那还会是什么?
我脑子里又冒出了胡适在80多年前说的话,《赠予今年的毕业大学生》。80多年了,大学生们面对职场的心理状态,以及走上职业以后的职业人的心理状态,其实,并没有因为有了互联网,苹果,BAT而有太大的改变。
胡适说,毕业后无论走学术研究,谋职,或者是革命,堕落的方式有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就是失去了求知的欲望,第二是抛弃了对理想的追求。他是这样说的:
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胡适先生还说: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
有一次我邀请一位友人参与我们的君说乎学习沙龙,他的微信反馈是:我们都是打工仔,还在为房租饥寒交迫,没有舵主有房中产几百万的雅兴。我的答复是,有房中产,每个月也在为近万元的房贷拼搏。
讲实话,从目前现金流的角度来说,我和打工仔之间也并没有拉开天上地下的差距,谁不是从打工起步的呢,但是打工10年以后,谁可以自信的走向未来,拥抱变化,无惧企业变革、行业转型、社会变迁的各种可能性呢?
还是,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
我和朋友在阳光底下,吸纳着大自然给我们毫不保留的能量馈赠。辞职之前,她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完成了一趟旅行,回来和我碰面。我们聊各自的生涯的共性,聊内心的不安分,聊愿景,使命,价值观。聊到身边很多的朋友处于困惑和纠结之中,我们可以如何支持到他们找到自己。在彼此的命运里,我们可以如何去链接,如何相互支持。
当我有一份理想的念力,就会吸引到同样的人,在一起,追求理想的人生路上 ,其实并不孤独。
命运是挺公平的。命里虽有宿命的注定,但是运命还是靠自己的运营。造运字时,写成運,从辵,軍声。那个走之旁,就是辵,原来的意思就是走走停停,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三个人或者多个人一起走,总有一个人引领着大家往前。
不论是哪种意思,靠的都是自己踏上征程,自己的命运也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也是一天一天活出来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
如果你还是那个对这个世界好奇而求知求真中的少年,如果你还是那个没有失掉对理想人生追求的学生,恭喜你,没有堕落成为社会的顺民,你要做的事情,还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你一定会遇到愿意和你同行的那些人。
然后,你会遇到总舵主,我们会坐在阳光底下,一起聊聊人生,聊聊我们可以一起“运”的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