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带了二十多天的孩子,感慨颇多!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看看别人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觉得她无论干什么都是可爱的,现在想想孩子有些坏习惯或许会因为大人的溺爱而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爱孩子,就和孩子一起学会自律。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老公平时很少跟孩子们在一起,周末才能带娃,因为珍惜和孩子们的相处时间,所以总会有一种补偿心理,觉得难得陪伴她们成长,对于她们提出的一些要求都会尽量满足。这样以来,我们自然也就纵容了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比如说吃零食无节制,因为如果一颗糖可以让孩子停止哭闹,那么更多的父母和长辈都会选择这样做,而缺乏耐心的我们自然也是这样做的,吃零食无节制的后果是孩子不停地发胖。我们作为家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是体重也超出了正常指标时,一方面担忧一方面又责备孩子不懂得自律。现在想想也是可笑啊!毕竟孩子还那么小,自律这种事情许多大人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哪。现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做父母的不够自律,自己都要吃零食,却要求孩子不能吃,当然效果会适得其反,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自己先学着自律再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自律。
爱孩子,就和孩子一起改变。玩耍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两个孩子在姥姥家耍的不亦乐乎。姐姐竟嚷着非要等到开学才回家。估计她已经把上学这回事抛之脑后啦!想想以前自己当孩子的时候,可能也和她一样吧!我一边苦恼一边又安慰自己,或许,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吧!上班之后,和同事聊到这个话题,有的同事安慰我说,可能是孩子还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就不会这样啦!但转念一想,好的习惯都是平时慢慢养成的,这应该和上不上小学没有关系,主要还是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反思自己和老公平时的教育方式,因为都缺乏耐心,都会忍不住常常对孩子发火,然而每一次发火之后,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就拿吃饭这个问题而言,老大吃饭不专心,总是喜欢朝三暮四,拖拖拉拉,每次批评她,她都不以为然,虽然有时侯迫于对她爸爸的恐惧心理而表现的很乖,但似乎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现在想想或许和家长的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你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专心吃饭哪,好的教育方式首先就是以身作则。
爱孩子,就多和孩子沟通。沟通是搭建孩子和家长之间最好的桥梁。有效地沟通可以化解百分之九十的矛盾。就拿姐姐喜欢吃独食这个例子来说,我和她爸爸反复教导她很多次,但是她却没有丝毫的改变,反而越来越强烈。回家之后,我反思一下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她虽然是姐姐却不肯把玩具和零食分享给妹妹。想来想去,终于茅塞顿开,就拿我小时候来说,因为不满父母重男轻女,所以总是觉得弟弟已经得到了父母过多的偏爱,对于买的玩具或者零食,我不仅不会和弟弟分享,还会在父母责备我不懂事之后,即使将零食踩碎也不会拿给弟弟。或许,原因是出在我和老公身上,平时对于妹妹给予了过多的偏爱,而忽略了姐姐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和睦相处,家庭才能欢声笑语不断。不管是我们作为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共同进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希望我和孩子们一路陪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