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的买卖东西其实是很多的,各种毕业大甩卖,摆地摊,白板上贴纸条,等等不一而足。于我而言,有两次的经验特别印象深刻。
一次是我们寝室合买电脑。那是电脑还是个稀罕物,我们四个人凑了8000块,这在96年可是个巨款啊。然后逛遍了哈尔滨的电脑街,从东大直街到西大直街。对着电脑报上的推荐攒机。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四个人共有产权的电脑没法分啊,贴了个小广告,准备卖了。没多久就有人找上们来,似乎是学妹找的学长来代买。具体过程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最后2000块又卖了。只能感慨IT产品跌价太厉害。学校毕业季也不是卖东西的好季节。
另一件买卖则是完全相反的故事了。我们学校是要学滑冰的,冰刀每人都要自备,我们体育老师很得意的说从俄国找了一批货,好不容易通过海关,我们拿到手一看,整个就是俄国三无产品嘛。不过95年的俄国人还不会假冒伪劣,这冰刀很是结实。到了大四,再也没有俄国便宜货了,商场里的都挺贵。结果我们都以比原价还高的价格卖给学弟了。人家还觉的捡了便宜。
这两桩生意告诉我们,搞IT实在不是一桩好生意。一般商业规律都被大幅摩尔定律改写了,IT人绞尽脑汁创新也挡不住价格随时间下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