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活动现场看到一个95年的小姑娘拿着相机满场跑,照片拍得挺不错,我问她你学过摄影吗?她说我没学过啊,自学啊拍着拍着就会拍了。
她的岗位是行政,可是她还会做公众号运营、还会拍片子剪片子......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好像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前几天我和两个工作好几年的小姐姐分享了几个90后的励志故事,她们共同的第一反应是“他们靠的是什么关系和资源”?
好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实力排不上号,关系才是王道。
今年是正式进入社会的第七年,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可以听到看到大把大把的人在说类似的话——
想学点什么吧提不起兴趣、
想做点什么吧不想行动、
什么都在想但又什么都不想想......
Part.1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工作好几年,技能还停留在前三年的水平,觉得自己资历深,自我感觉还挺好的,对于新的知识和技能,要么是没有勇气尝试和学习,要么不屑一顾......
他们之后过的每一天都在重复之前的那一天。
直到有一天,他们单薄单一的技能不再被公司需要。
之前看过一个报导,马云和刘强东他们的高管们,都不是“对口”的,意思就是今天负责生鲜板块,过几年就去管金融了。
这意味着,在职场上,只有拥有不断提升的视野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才能持续被需要。
Part.2
在家庭关系里,如果不一直修炼自己,同样危机四伏。
很多人,把结了婚当做避风港。在另一半面前,他们觉得“反正都结婚了,你能怎么样”。
对方生病了,懒得去买药于是一杯开水打发;
深夜加班,也不在温情等候,而用打鼾迎接;
经济、工作压力大,另一半还心安理得的窝在家里买买买;
看不到对方在自我提升在进步,无节制的放纵自己。
在子女面前,不自觉的“高人一等”的姿态,嘴里说着小时候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被父母尊重,转过身却强迫处于口欲敏感期的孩子拿掉放在嘴里的手。
小陶虹在生下了女儿后,便慢慢消失在了荧屏前,她说对于教育子女这块的知识是零,于是得不断学习,并且自己举一反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最后和小孩关系特别好,并且因此也改善了和自己父母的关系。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想要持续被另一半、子女需要,收获幸福,持续用心的经营必不可少。
Part.3
之前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主题是——
现在你身边,有知心的朋友吗?
出乎意料,大多数人的回答是,
没有。
一起长大的发小,已经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你跟他还是只有小时候的事可以聊;
工作中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气场相合的朋友,你却永远都只是在被动的接受别人的好意;
别人下班后健身、参加读书会,你窝在沙发里lol;
《朋友圈里的尖子生》有一个观点——你的收入是身边最亲近的6个朋友的平均值,而原地踏步的你,连朋友都没有6个,还会有朋友圈需要你吗?
友情,也是需要培养维护的,只有越来越好的你,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朋友。
马东的有一句话:“只有做到最大程度的努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被需要”。
如果不保持学习和进步,如果不持续付出真心,如果不能共同成长,那么无论是对工作、家庭和朋友来说,你终将都不再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