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
请看张秋昊同学的日记:
我为什么而活着
张秋昊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大思想家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罗素说,他为追求爱情,为获得知识,为同情苦难者而活着。
我读到此处很是感动,我与罗素无法相比,但罗素说出了众多人的人生观。
想来, 我这样一个小人物,一个中学生为什么而活着呢?
说心里话,恰同学少年,我必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活着!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路上平平凡凡,毫无作为,那么他这一生是否值得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话语,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的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是啊,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回首往事,我希望,当我扪心自问时,我亳无愧意。一个人如果只是行尸走肉般活着的话,是多么令人惶恐的一件事!
我曾问自己,我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后来,我看了看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明白了。电灯,为人照明;笔,为人书写;本子和纸,供人们记录;餐桌,方便人们进餐;电子产品,供人们休闲娱乐或了解事情。是啊!那时我便被震惊到了。跟它们相比,我竟然活的是最没意义的,连没有生命的东西都在为世界做着贡献,我灰头土脸地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小树林里,想和有生命的树木比一比。然后我便瞠目结舌。树叶中的叶绿素正在做光合作用,为大自然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贡献着力量,而树干和树枝则运输着有机物、无机物和水给予树叶,而地下的根则是吸收这些物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时一只蝴蝶从一朵小花上飞走了,它肯定会将花粉送到远处,繁衍花的下一代,而花又炫烂了整个世界,给世界以色彩,给世界以芬芳。世界原本是一部平衡的状态中机器,每个微小的细节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我无地自容,没想到我才是真正的“废物”。没错,我连它们都不如,所以,我要加快学习的步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那最最最普通的每一个事物一样,给世界做点贡献,当我们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会问心无愧,不负人生这一遭。
于是,我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在学校中,努力学习,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所负的重担,而拼命。在业余时间里,多多阅读,多多锻炼,把自己武装到位。以后,找一份工作,并投入它,尽心竭力。毛主席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要做重于泰山的那一类人!